北京

  海淀推出十条措施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撑腰”

  日前举行的“青春向海·积淀未来”Hidea海淀五四青年人才创新大会上,海淀区试点建设北京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十条措施发布,为青年送上“人才大礼包”。安居方面,海淀区将面向人工智能领域重点企业的应届毕业生提供最长6年的青年公寓租金梯度优惠,第1至2年享受6折优惠,第3至4年享受7折优惠,第5至6年享受8折优惠。没有享受青年公寓且符合条件的,可申领连续12个月、每月1000元的租房补贴。持创业方面,海淀区聚焦青年人才事业发展,提供创业管家、资金支持、空间保障、成果转化等服务。同时,还将通过揭榜挂帅提供项目资金支持,通过科技人才贷等提供最高5000万元信贷支持,将布局百亿元的科技成长基金。在空间支持方面,将在中关村翠湖科技园、中关村创客小镇等重点园区为青年科技创业人才配置10万平方米的免费产业空间。此外,海淀区还将聚焦文化休闲,重点推进暖心服务与创新交流,让人才“生活有便利、交往有活力”。针对人工智能等领域重点企业的应届毕业生,将发放“Hidea”人才卡,享受出行礼遇、休闲娱乐等福利。

  江苏

  无锡发布支持人工智能人才集聚发展若干措施

  近日,无锡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印发《无锡市支持人工智能人才集聚发展若干措施(2025—2027年)》,从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培养激励、金融支持、生态优化等方面推出创新举措,吸引集聚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各类人才。《措施》聚焦“全链条”支持,覆盖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全周期。《措施》自2025年5月23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措施》提出对顶尖人才“顶格支持”,给予最高1亿元项目资助及500万元购房补贴,在“太湖人才计划”中设立人工智能专项通道,放宽推荐名额、人才学历、注册资本等限制性门槛,经评审给予创业类最高1000万元、创新类最高500万元项目支持。《措施》明确为青年人才“全程护航”,将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专业纳入《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对人工智能创业项目,经评审给予最高30万元无偿资助。《措施》要求将产教融合“深度绑定”,支持校企共建“入学即入职”培养模式,联合实训给予每人2000元补贴。推广“技术入股+绩效分红”模式,支持与高校、企业共建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经评审给予最高300万元跟奖跟补。《措施》规定要引导设立人工智能产业专项基金,试点最高额度1000万元人才贷款,配套算力券、成果转化跟投等支持,构建“耐心资本+风险保障”体系。

  甘肃

  金昌推出4大类18项市企融合人才新政

  近日,甘肃金昌市出台《关于深化市企融合聚力打造新时代人才发展共同体的若干措施》,以破解市域内人才工作条块分割、市企人才政策优势互补不够、人才流动渠道不畅等难题为突破口,推出4大类18项创新举措,构建“政策共通、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培养共促、活力共激”的市企融合人才生态,加快建设市域内人才集聚高地。金昌市打造覆盖全市的“政策共享圈”,将市级人才政策“扩容升级”,明确市域内所有用人主体均可享受同等政策待遇——企业全职引进的博士研究生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可直接享受《金昌市人才发展“授权松绑”政策清单》规定的购房补贴;对解决“卡脖子”难题的“急需紧缺人才(团队)”,“一事一议”定制化支持,最高可获200万元项目补助。为解除人才后顾之忧,金昌市推出“镍都人才贷”金融产品,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最高400万元、3年期低息贷款,财政贴息50%,重点支持初创企业孵化和成果转化。同时,建设“青年人才驿站”,为来金求职的广大人才提供便捷优惠的住宿服务,对成功签约的博士、“双一流”硕士及“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报销考试期间全部住宿费用。在激励机制上,设立“高层次人才经济贡献奖”,对带项目落地的人才(团队),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至5‰给予补助,最高200万元;获国家级科技奖的团队,可再享市级配套奖励。

  辽宁

  沈阳高新区建立精准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

  在沈阳市浑南区(沈阳高新区)日前召开的浑南区科技创新大会上,《沈阳浑南菁英人才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25年版)》发布。该文件聚焦主导产业和关键领域人才需求,建立精准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措施》对于新引进的国内外顶尖人才、杰出人才及团队,在实验设备场地、研发服务供给、团队配置优化等方面给予定制化支持。对于人工智能领域新引进的高端人才、企业高管和核心技术骨干,给予人才科研经费和首套购房补贴。为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沈阳高新区推出“零租金”孵化器,根据初创科技企业绩效考核情况,给予租金补贴。对在校或毕业5年内,在浑南区创办科技型企业满3年的青年人才,给予5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为支持新就业形态领域人才,《措施》首次将自媒体博主、快递员等纳入人才奖励范围,对于优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给予1万—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措施》还首次设立科技成果产业化赋能官专项奖和协同企业引才育才专项奖。科技成果产业化赋能官将面向科技服务机构、产业园区、金融机构、主导产业龙头企业选聘,为区内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产业化、市场化赋能。

  来源 :《留学生》杂志综合北京日报、科技日报、无锡市政府办公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