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运会是亚洲大家庭相聚一堂的体育盛会。赛场上,运动健儿们激情四溢地挥洒汗水;赛场之外,千千万万个志愿者热情拥抱着远道而来的朋友,在点点滴滴的志愿服务中与亚运会同呼吸、同感受,成为亚运会上一道道靓丽多彩的风景线。

  日前,记者采访了6位杭州欧美同学会会员。他们通过参与主题歌曲创作、参加火炬传递、当联络员、担任翻译等方式,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了杭州亚运会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看他们的故事。

  毛心怡:“看今朝逐梦”是我对杭州亚运会的深情礼赞

毛心怡参加杭州市西湖区迎亚运倒计时100天活动。

  杭州欧美同学会会员、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毛心怡创作的《今朝》,成为杭州亚运会主题歌曲入围作品。

  《今朝》以杭州亚运会精神为主题,对亚运精神加以诠释和弘扬,将杭州独具江南特色的元素(钱塘江、京杭大运河、雷峰塔、龙井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剧相融,并与本届亚运会火炬“薪火”擦出火花。在展现举办城市的魅力和好客的同时,也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体育之风流传至今,以及亚运文化的生生不息。

  “作为酷爱体育运动的在杭青年,我有幸通过音乐创作参与到这场国际体育盛会,表达我们新时代新青年对运动健身的热爱,同时也使自己成为文化传递的桥梁,为这场盛事注入更多青春力量。‘看今朝逐梦’是我对家乡举办亚运会的深情礼赞。”毛心怡说,“亚运精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催人奋进。亚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个推动全民健身的盛会,永远鼓励着我更加热爱运动,激励着我在人生的赛场奋力拼搏,将体育精神和文化艺术更好地交融,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毛心怡本科留学美国,在本科和研究生学习期间曾赴日本、巴拿马等国参加访学项目,还曾赴阿联酋、斯里兰卡等国参与工作交流。“多年的海外留学生活与工作经历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让我有更多跨文化交流的机会,也深刻影响着我的音乐创作,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毛心怡说。

  作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毛心怡希望通过音乐创作,与广大留学人员一起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使更多国人及国际友人,了解中国文化,领略亚洲风采。

  蒋清全:传递火炬精神 奏响共同富裕的“田园牧歌”

  9月19日上午,伴随着道路两侧的欢呼声,火炬传至本届亚运会衢州站第64棒火炬手——衢州市欧美同学会理事、浙江家思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清全。“作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衢州站火炬手,我非常激动,这是我非常宝贵的人生体验。”蒋清全挥舞着手完成了这棒火炬传递。他介绍,亚运会衢州站火炬传递以“南孔圣地 衢州有礼”为主题,紧扣人文与历史、体育与城市、自然与景观的规划理念,希望向世界展示有礼、有文、有味、有趣的衢州城市形象。

  2013年,蒋清全前往新西兰怀卡托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主要研修商业管理方向。他一边学习一边创业,和同伴创办了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积累了几年的国际贸易和外汇交易经验后,2020年他回到家乡创办了家思牧场,带回了新西兰农场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把牧场打造出新西兰式的美景。牧场不仅为周边村民提供工作岗位,还支持村民将自家农产品拿到牧场销售。蒋清全作为带头人之一与5个地域相近村成立了“田园牧歌”共同富裕发展联盟,通过农旅融合发展带领周边村镇的乡亲们增收。他表示,接下来还将大力开发文旅产业,并尝试把文旅项目与对外贸易相结合,开辟一番新天地。

  “作为一名留学归国人员,回国后在创业和工作过程中一直得到党和当地政府的支持和肯定,给我带来了巨大信心。接下来,我会继续努力,把这次火炬传递的精神应用到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和更多的人一起,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蒋清全说。

  俞香兰:当好“幕后”守护者 架起中韩交流桥梁

  “能有机会到亚组委工作,有幸成为杭州亚运人,为如此盛大的国际赛事奉献绵薄之力,我非常激动,倍感荣幸!”浙江省欧美同学会会员、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俞香兰说。

  外事礼宾指挥中心国际联络团队、OCA大家庭助理、网格长,语言服务团队、闭幕式答谢酒会杭州亚运会主题曲“同爱同在”合唱团队,手不离机,24小时在线……这是俞香兰在杭州亚组委的工作日常。作为杭州亚组委外事礼宾指挥中心OCA/APC大家庭助理、网格长,她在会前参与了系列培训和杭州亚残运会代表团团长大会,学习了相关业务知识,以便在亚运会期间,及时为大家庭成员解决问题。作为国际联络组成员,她负责沟通、收集大家庭成员的抵离信息,对于每个细节的把握,都不敢怠慢。同时作为语言服务团成员,在亚运会开幕式集结晚宴、亚奥理事会110周年庆典等活动上,她还提供韩语和英语翻译服务。

  俞香兰在首尔大学读研究生期间,参加了世界华商大会、中韩投资洽谈会等国际大会并担任同声翻译,积累了丰富的外事礼宾接待工作经验。读博期间,先后被聘为韩国长安大学和南首尔大学外籍教授,日本东京大学访问教授,新西兰奥克兰商学院、美国UCLA访问学者。

  积累了多年的海外任教经验后,俞香兰回国,先后被选派到金华市商务局挂职副局长,义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义乌市司法局挂职副局长。

  回国以来,她充分发挥法学专业优势,积极投身社会服务,为政府、企业和群众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积极促成韩国杭州商会和杭州仲裁委之间的合作。她表示,在工作中将更加勤奋努力,严于律己,同时将持续为浙江韩国中小企业提供法律咨询,促进中韩两国文化贸易交流。

  朱蔓清:成为沟通中外的桥梁 讲好中国故事

  朱蔓清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杭州姑娘,也是杭州欧美同学会的一名会员,在本次杭州亚运会中,她担任NOC联络员。自2023年4月加入亚组委大家庭以来,她参加了亚运团长大会、亚运代表团注册会议等多项亚运亚残运筹备工作。“在NOC/NPC服务团队认识了许多来自各行各业优秀的小伙伴,我们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在这里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珍贵的友谊。”朱蔓清认为,在精确的翻译之外,也要讲好中国故事,向外宾传递中国文化的精妙内涵。

  2019年,朱蔓清从英国伦敦大学金匠学院设计硕士毕业后,回到了家乡杭州,成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达利女装学院的一名教师,承担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指导工作。她本着教书育人的初心和宗旨,利用海外学习艺术的经历,结合职业教育,已为专业培养了三届优秀的艺术设计学子。

  从海外设计师到国内的高校教师,朱蔓清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导师曾问我,想承担怎样的社会角色,我的回答是希望可以成为一座桥梁,连接不同世界的人们和事物。”她说,回国参加工作后,有充分的机会可以实现这一理想,做职业与教育的桥梁,做高校与企业的桥梁,做学生与社会的桥梁。

  “在本次亚运会中,我作为联络员参与其中,得到了一次宝贵的锻炼机会,有幸成为沟通杭州与世界的桥梁。希望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能像星火一样,发光发热,点亮彼此。”朱蔓清说。

  陈晏:村内随团联络员的工作有感动也有欢乐

(左一)与第19届杭州亚运会越南代表团团部成员合影。

  杭州欧美同学会会员陈晏在此次杭州亚运会期间担任亚运村村内随团联络员,这是与运动员接触最直接、参与代表团日常事务最深入的岗位。作为越南代表团村内随团联络员及东南亚区的组长,陈晏负责代表团在亚运及亚残运会期间在村内的咨询、抵离服务以及开闭幕式集结。从亚运会开始前的培训和现场踏勘,到一次次的实战演练,她不断熟悉亚运村内各功能板块内容,几乎能做到对于代表团的问题有求必应,赛事期间她24小时手机不离手。她还作为杭州“文博推荐官”介绍了杭州的非遗,并在亚运官网上向海内外游客传播中国文化。“有感动,有欢乐,更有紧急事件,都需要及时应对,虽然很辛苦,但这是一段难忘而宝贵的经历。”她说。

  陈晏于美国波士顿大学取得本科和硕士学位。在研究生期间,陈晏作为校内杂志《The COMmunicator》创刊10年以来的第一位华人主编,她收集学生的故事并编辑展示至线上杂志,在各新媒体平台发布。在美国8年多的时间里,她还曾到英国伦敦和爱尔兰都柏林作交换生,积累了在不同国家生活和工作的经验,这也为她在亚运会及亚残运会期间能够快速、有效处理各代表团的事务奠定了基础。

  回国以后,陈晏在杭州市商贸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发展部工作。“这次有幸参与亚运及亚残期间的服务工作,我结识了许多志愿者,培养了深厚的友谊,我们相聚在杭州,深切感受到亚运大家庭的热闹与温暖。此外,我也和很多运动员有过交流,我们互相学习,世界文化的交流在我们之间巧妙流转着。”陈晏说。

  吴碧云:用暖心服务诠释“马”上精彩

  “杭州亚运会对我而言是一场家门口的赛事,这是我们桐庐人的荣幸,更是一项光荣的使命,作为一名外贸经营工作者,很幸运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担任亚运会志愿者。”杭州亚运会马术赛事外宾接待语言服务队队员吴碧云无比自豪地说。

  曾在加拿大留学4年的吴碧云,刚开始以为用英语与外宾交流对自己来说是“小菜一碟”,但参加完第一次志愿服务培训,她就知道这对自己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从马术场馆场外语言服务到场内语言服务,不仅需要有过硬的语言服务能力和随机应变的反应力,还需要具备中华文明古国和马术赛事的礼仪知识。因此,她在实训基础上不断加强个人自学深度,努力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学习国际礼仪礼节知识,熟记场馆空间分布和线路图,学好杭州历史文化,以最好的姿态服务亚运。

  备战亚运期间,正值外贸生产旺季,吴碧云为了不影响公司年度目标,只能在亚运培训结束后回到公司处理工作,两个孩子也只能交给家人照顾。每日的加班加点,十分辛苦,但她却感到无比充实。

  马术项目开赛当天,吴碧云准时出现在马术馆外宾接待处,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目光紧盯着接待处入口,始终保持“不打烊”的服务状态。在连续十多天的马术比赛日中,吴碧云接触最多的就是亚马联的官员和来自各个国家的爱马人士。“他们非常友善地和我们分享一些马术知识,而我和他们分享桐庐的历史文化和美食美景,让他们更加了解桐庐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东道主的热情、赛场内外的温暖。”吴碧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