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测血糖,准备工作繁琐,血糖仪、采血笔一样不能少;采血时疼痛且有感染风险,检测后如果手动记录数据,既容易记错,回顾分析也不方便。如今:适用于不同年龄、肤色和肥胖人群的无创血糖检测来了!
瑞金医院医学芯片研究所、上海近观科技的陈昌研究员团队携手瑞金医院王卫庆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代谢》在线发表研究成果,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无需扎手指或抽血的血糖检测新选择。
这项具有开创性的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名为多重微空间偏移拉曼散射(mμSORS)光谱技术。陈昌介绍道:“利用这项技术,患者只需将手掌轻轻贴在检测设备上,就能精准测量出血糖数值。它无需个体校准,即来即检,在未来,我们的目标是把它做成‘手表式’的,让患者随时都能测血糖。”
为何研究无创血糖?
因为被誉为生物传感领域“珠穆朗玛峰”
回顾血糖检测的发展历程,陈昌感慨万千:“血糖检测历经化学、电化学、光学等阶段,已经发展一百多年了。大家一直都希望能有一种既准确、又便捷,还能无创、实时连续的检测方式。可现实是,无创与准确就像两条难以交汇的平行线,始终难以平衡。市面上已有的产品,往往是无创的就不太准确,准确的又必须得采血。”也正因如此,无创血糖检测技术面临着准确性和通用性的巨大挑战,在生物传感领域被视作“珠穆朗玛峰”。
2006年,陈昌从浙江大学硕士毕业后,前往比利时留学,在鲁汶大学和世界顶级半导体研发圣地IMEC深造并获得博士学位。“我刚进入IMEC的时候,接触的是神经电极芯片领域。但随着参与的项目越来越多,我自然而然就接触到了无创血糖检测这个热门领域。”陈昌说,“全球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将近6亿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也高达12%,这个庞大的数据让我深知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研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为何选择与王卫庆团队合作?
对方也在考虑让监测变得轻松无痛
说起与瑞金医院王卫庆教授团队的合作,陈昌打开了话匣子:“无创血糖检测领域能取得这个重大突破,离不开医工交叉合作。王卫庆团队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无创的手段,让血糖监测变得更加轻松无痛,巧的是,我们团队当时也在积极探索生物智能与芯片智能的融合。大家目标一致,2022年一拍即合,携手推进无创血糖检测产品的研发。”
2025年春节后开工首日,双方的研究成果惊艳亮相。瑞金医院官方微信发布 “和扎手指说拜拜!瑞金医院重磅发布,无创血糖检测来了”的消息,瞬间引发广泛关注。陈昌兴奋地说:“相关话题短时间内就冲上同城搜索榜首、百度和微博热搜前十,这是对我们团队多年努力的最好认可。”
欧美同学会对你的研究有哪些帮助?
认识好多科研界大咖,思维活跃起来
在陈昌的科研之路上,上海市欧美同学会荷比卢分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走进近观科技公司,“Make impossible possible”(让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标语格外醒目,这是陈昌的初心,也是他在生命大健康与集成电路芯片跨界融合领域的奋斗目标。陈昌身兼数职,履历丰富,而加入市欧美同学会荷比卢分会为他的科研事业带来了新机遇。
“加入荷比卢分会后,我结识了许多科研界大咖。与他们交流,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思维也更加活跃。”陈昌感慨道,分会中还有众多优秀海归博士,他们凭借丰富学识和海外经验,为陈昌团队提供了许多实用建议。未来,陈昌计划充分借助这一平台,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合作交流,与志同道合者组建科研团队,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勇攀科研高峰。
项目未来有什么设想?
研究便携式、可穿戴的无创血糖仪
研究成果虽已取得阶段性成功,但陈昌和他的团队并未满足于此。陈昌表示:“在无创血糖检测的科学原理验证上,我们团队积累了10年的技术研究,同时也非常感谢瑞金医院内分泌科王教授团队3年临床研究的全力支持,这才让我们成功打通了迈向无创血糖检测的关键路径。不过,原理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还有小型化和降本等难题需要攻克。”
他进一步解释道:“近观科技是一家将集成电路芯片技术与生物技术跨界融合的高科技企业,接下来我们的重点就是研发基于硅光芯片技术的便携式、可穿戴的无创血糖仪,为患者提供更经济、更微型的无创血糖管理方案。虽然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但我们有信心,也会继续努力!”
来源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