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盛夏的北京,欧美同学会拉美分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新任会长、前驻巴拿马大使魏强在当选发言中,以谦逊而坚定的姿态向在场前辈与同仁致意:“这既是组织的信任,也是全体会员的重托。”他特别提到乔晓阳、李金章等资深外交官的到场,称他们的智慧与支持是分会“无比宝贵的资源”。这位曾深耕拉美外交一线的大使,言语间透露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期许。

魏强与拉美分会的缘分,早已超越其“新人会员”的身份。作为西葡语职业圈中的资深外交官,他坦言自己长期通过分会活动感受“拉丁”学长们的热情与团结,并盛赞拉美分会在促进中国与伊比利亚美洲国家民心相通中的显著成效。如今,当他从前辈手中接过会长职责时,更清晰地意识到:这份工作不仅是荣誉,更是需要“守正创新”的使命。
留学启蒙
外交生涯的“第一章”
回溯魏强的职业起点,1985年成为他人生的关键节点。那一年,刚从本科毕业的他通过外交部选拔,公派赴西班牙外交学院研修国际关系。在学员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研修班”中,拉美同学的身影为他打开了一扇文化认知的窗口。
魏强形容那段时光对自己“是一个启蒙时代”,与拉美同窗的日常交流,成为他日后外交实践中反复回味的珍贵记忆。
这段经历奠定了魏强职业生涯的基调。1986年留学结束回国后,他从翻译岗位起步,到辗转外交部、中联部,再到驻巴拿马使馆的六年任期,始终以“拉美与加勒比”为舞台。

巴拿马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时间不长,魏强是首任大使。任期中,他带领使馆在对外交往中多有新的创意,包括举办足球、网球、羽毛球、自行车赛事和音乐、书籍评议等类型的文体活动,以及参加当地植树、清理海岸垃圾等环保义举,有效扩大影响和声誉。
退休之际,他感慨道,“回首职业生涯,留学经历是第一章,殊难忘怀。”正是这种对跨文化沟通的深刻理解,让他格外重视民间外交的力量。
“由于留学经历,我长期关注欧美同学会这个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留学人员组织,尤其是在拉美分会成立之后,作为西葡语职业圈中人,我和其中许多学长相熟,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曾在我职业成长中给予过十分宝贵的引领教诲和关爱支持,令我受益无穷。”魏强说。
让中拉关系的纽带
更坚韧、更宽广
面对新一届理事会的工作规划,魏强展现出外交官的务实与远见。他表示,分会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留学人员的要求为指引,坚持留学报国人才库、建言献策智囊团、民间外交生力军定位,强化政治意识与组织建设。此外,他还同班子成员商议并提出了“创造性”工作思路,如通过“头脑风暴”凝聚会员智慧,制定分会近中期计划;结合智库对话等契机,搭建更立体的民间交往平台;积极探索数字化手段的运用,通过线上沙龙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青年会员参与。
为了更好地践行“建言献策智囊团”责任和使命,增强建言的质效,近期,拉美分会面向有留学背景的从事西葡拉美研究的青年智库学者、高校教师及学生征集调研报告,开展第二届拉美与加勒比区域国别调研大赛,得到广大会员的踊跃参与。
这些构想背后,是他对“民心相通”的深刻理解——正如他40年前在西班牙课堂上的感悟,真正的联结始于人与人的真诚对话。
从马德里的留学生到驻巴拿马大使,再到拉美分会会长,魏强的履历仿佛一条贯穿中拉关系的纽带。“我们要做的,是让这条纽带更坚韧、更宽广。”窗外阳光正炽,恰似拉美大地上的热情,也映照着这位前外交官未改的初心——以留学报国之志,继续书写中拉友好的新篇章。
来源 :《留学生》杂志
文 :王威
图 :徐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