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杭州滨江创信数智大厦内人头攒动,新入驻的MCN机构开业花篮簇拥着入口。这片青年创业创新“新天堂”,正是浙江创信科技产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信科产”)运营的市级孵化器所在地。“这是我们服务的第2000余家企业了”,公司创始人、杭州欧美同学会理事骆翰翔言语中透露着自豪。这位海归创业者,正以其独特的“服务者”角色,在杭州这片创业热土上默默耕耘。

创业摸索 经验沉淀
作为创信科产的掌舵人,骆翰翔的创业之路始于2008年学成归国。与许多怀抱报国之志的留学生一样,海外经历让他对祖国的发展机遇充满信心。“留学生群体中常有一种共鸣:‘出国更爱国’,”他回忆道,“尤其在海外过春节时,一场灯会就能凝聚起强烈的归属感。”这份家国情怀,成为他回国创业的深层动力。
归国初期,骆翰翔在外贸、互联网等多个方向进行了尝试。他坦言,初期的探索如同“摸着石头过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外贸业务,2015年投身互联网创业浪潮,从购物搜索到跨境电商,他不断调整方向,积累经验与资源。回顾这段历程,“当时冲劲有余,但经验不足,步子迈得过快,错过了一些机遇。”这段宝贵的“踩坑”经历,成为他日后转型的重要财富。
一次偶然的机遇,他接触到了办公楼租赁业务。单纯的租赁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他萌生了新的想法:何不将自己创业路上的经验、教训和资源整合起来,为后来者提供支持?这不仅能帮助初创企业“补血”、“造血”,更能让他们少走弯路。2019年,带着服务创业者的清晰定位,创信科产应运而生,骆翰翔也完成了从创业者到创业“服务者”的关键角色转变。
“一点四向” 赋能企业成长
创信科产定位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精神”的专业孵化器,确立了“一点四向”的核心服务理念:以高频创业活动为连接点,围绕市场拓展、投融资对接、政策咨询、知识产权四大方向,全方位赋能企业获取资源,建立信用“背书”和核心竞争力“护城河”。
立足于滨江区精准的政策供给,如针对科技企业的研发补助、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人才引进的“5050计划”,以及支持电商发展的“跨境八条”等,是他们为企业提供高效政策咨询和对接服务的强大支撑库。创信团队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帮助入驻企业精准匹配和高效申报这些政策红利,降低创业成本,加速成长步伐。六年间,创信科产已成功运营一个省级孵化器、一个市级孵化器及一个温州示范孵化基地,累计服务企业超过2000家,覆盖电商直播、科技信息、零售等多个领域。
服务是创信科产的立身之本。园区提供精装办公室,实现企业“拎包入驻”;基础服务包涵盖工商、财税、法律咨询。更重要的是,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提供深度定制化服务方案。PBRUNNER品牌的发展便是一个生动例证。这个由肯尼亚与中国共同打造、获得肯尼亚体育部支持的马拉松专业运动品牌,是创信科产服务的代表性客户之一。骆翰翔回忆,在品牌创立初期,团队因经验不足,忽略了其极具肯尼亚特色的核心面料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重要性。创信团队敏锐地发现这一风险,立即提醒并协助启动专利申请流程,有效规避了后期可能出现的仿版问题,保护了品牌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价值。
初创企业生存的关键在于“造血”能力,而本土经验不足往往是其短板。为此,团队通过日常走访调研,积极整合平台、渠道等各方资源,赋能企业市场开拓。2023年与快手电商合作建立浙江首个快手产业带服务中心,显著提升了园区电商企业的服务能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我们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帮助企业拓宽销售渠道,在关键的前期阶段获得业务支撑,实现生存与发展。”骆翰翔强调。
对于具有高成长潜力的企业,创信科产开发了“房东变股东”模式——以减免的房租置换企业少量股权。“这不仅是另一种形式的‘输血’,更是为了形成深度陪伴,实现共同成长和双赢。”这种模式体现了其作为服务者的深度参与和长远眼光。
架桥出海 务实前行
深厚的“战友”情谊在园区与入驻企业间自然生长。骆翰翔分享了一个温馨细节:“常有客户带着自家产品或小零食上楼交流。东西虽不贵重,却是对我们服务的认可。这份‘获得感’意义重大,是我们持续前行的动力源泉。”客户的信任,是对其“服务者”价值最直接的肯定。
凭借自身的海外背景和对中小企业出海痛点的深刻理解,骆翰翔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资源对接,而是选择亲自“下场”验证通道,利用海归身份和资源搭建更稳固的出海桥梁。
他正在非洲等两三个目标国家试点“前展后仓”创新蓝图,在当地自建产品展厅和仓库,并组建由外籍合作伙伴构成的本土化销售团队。创信科产将为这些海外合作伙伴提供创业支持,“孵化”海外代理商网络。同时,为国内企业产品提供前期市场调研服务,通过自营渠道试销或展示样品,验证市场需求后再反馈给企业,显著降低其直接出海的风险。首批货物计划于今年八九月份发出。
从满怀激情的归国创业者,到服务超2000家企业的创业“摆渡人”,骆翰翔的身份在变,其内核的务实担当与服务精神却一脉相承。他深刻理解自身的双重使命:一方面,深耕主业,服务实体经济,创造就业与价值;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利用自身经验与资源,架设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商业桥梁,促进合作共赢。这份扎根服务、勇于探索的信念,是骆翰翔创业路上最鲜明的注脚,也是新时代留学人员报效桑梓、连接中外的生动实践。
来源 :滨江统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