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州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海归小镇(杭州·数字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新鲜出炉(以下简称“海归十条”)。政策适用于海归小镇(含辐射带动区)范围内的从事数字医药的人才和企业,以及相关服务机构,将于6月1日起生效。

  “海归十条”聚焦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杭州·数字医药)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发展,围绕项目落地资助、人才引育激励、项目引荐激励、企业外资激励、优化融资环境、子女入学保障、国际交流激励、企业营收激励、营造创新氛围和构建服务体系十个方面,助力海归小镇高端人才、数字医药产业及创新要素集聚。

  在项目落地资助方面,在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的企业,按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在萧创业创新项目资助金额的20%,给予企业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装修资助。

  在人才引育激励方面,经认定,自主培养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人才的企业,分别给予企业每年80%、70%、60%的房租资助,房租资助标准最高不超过1.8元/平方米/天,每家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期限三年。

  在项目引荐激励方面,聚焦数字医药产业引育,经认定,给予引荐单位激励,每新引进一家总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在完成亿元、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制造业固投类认定后,分别一次性给予1万元、2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激励;在完成亿元、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服务业固投类项目认定后,分别一次性给予5000元、10万元、50万元、100万元激励。

  此外,政策鼓励外商投资海归小镇数字医药产业项目,对获得境外融资的数字医药企业,按比例给予外资激励。其中,当年度实际利用外资200万美元(含)以上的制造业项目,政策有效期内每年按当年度实际利用外资的3%给予激励,每个企业每年激励最高不超过300万元人民币;当年度实际利用外资200万美元(含)以上的服务业项目,政策有效期内每年按当年度实际利用外资的1%给予激励,每个企业每年激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人民币。

  为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活动氛围,在海归小镇举办科技讲堂、融资路演、人才沙龙、创新创业大赛等专场活动的单位,经申请认定后,给予活动资助。其中,承办区级及以上活动的,按活动实际发生费用的50%给予资助,单次活动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举办其他类型活动的,按活动实际发生费用的10%给予资助,单次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000元。

  2022年9月,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杭州·数字医药)正式揭牌,成为全国首批、浙江首个海归小镇。海归小镇成立以来,围绕数字医药产业链发展导向,科学布局“创业孵化区+研发制造区+总部集聚区+产业配套区+展示体验中心”的“四区一中心”空间架构,基本形成以数字医药为核心的前沿科技产业圈、以创新科技为核心的产业孵化创业圈和以海归人才为核心的舒适宜居生活圈。打造“海归人才首选地、数字医药新高地、产城融合示范地”。

  区别传统产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服务能力的做法,海归小镇自规划之初就以吸引高端科技人才为核心,以“城-人-产”的发展逻辑,构建“科创社区+产业生态”的创新模式,打造国际科创社区。

  以“国际科创社区”作为差异化定位,海归小镇已引入惠灵顿杭州校区、光环梦中心、前湾友时光、前湾国际社区等,为海归创业者们营造了一座活力之城。

  “小镇的物业、服务人员都很热心、专业地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包括和一些大型仪器设备的平台对接等,他们都在帮忙处理。”2021年入驻海归小镇的极麋生物创始人曹哲厚说,小镇里到处都是年轻人讨论的场所,也时常有外国友人,国际化氛围浓厚,非常像国外的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文化,大家可以随时随地坐下来聊天、谈项目,这点非常好。

  目前,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已经汇聚了不同行业的众多创新创业企业和专业人才,产业与人才集聚效应显著。小镇内的科学家互动也十分频繁,达成了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在这里,曹哲厚结识了同在海归小镇的杭州市萧山区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晁然和他带领的杭州衍进科技有限公司。年轻科学家之间的相互合作,更是让海归小镇迸发出耀眼的青春与活力。

  截至目前,海归小镇已启用钱湾智谷、钱湾生物港、新道蓝谷等园区,空间面积从揭牌前的4万平方米增至100万平方米,空间扩容25倍;放眼未来3年,还将新增100万平方米,达到200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