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出台“15条”政策举措支持先进制造业促就业
日前,江苏出台《关于实施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的通知》,通过15条实实在在的政策举措,深化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和人才链融合,破解行业结构性矛盾,拓宽职业发展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就业同步。《通知》明确,江苏将全力做好先进制造业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建立本地区先进制造业企业名单及需求清册。重点聚焦全省“1650”产业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筑峰强链”企业培育支持计划、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壮大一批优质企业群体,更好支撑产业链供应链整体跃升,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增强就业吸纳能力。建立高级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对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产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可以直接申报高级职称评审。
吉林 长春“人才新政3.0版”发布
1月6日,长春市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激励人才引领支撑长春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简称“人才新政3.0版”。新政策主要具有坚持政策的引领性、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注重政策的集成性、突出政策的创新性4个特点。新政策将过去分散在7个文件中21项人才政策点进行集成整合,形成8项集中发力、便于操作落实的政策点。比如,集成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据测算每年至少安排3亿元财政资金保障;比如,对“产教科才”融合度高的创新联盟,每年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等。同时,围绕高质量发展新趋势,坚持结合实际、大胆创新,新增了25项政策点。比如,聚焦“一港双城”,每年安排5000万元人才资金,打造具有“全链条创新生态、集成性协同效应”的新质生产力人才高地;比如,强力支持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对企业或高校、院所新引进培养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分别给予300万元、100万元支持;比如,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对促成我市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经纪人,最高给予10万元奖励;比如,激励校友人才、海外人才、吉林籍人才回归回长创业,按其创业投资额最高给予1000万元奖励,以及对乡村振兴领域“四乡人才”创业、科研人才离岗创业、人才创业金融支持、创业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政策保障力度;比如,扩大人才开放,支持东北区域人才一体化、哈长城市群建设等,切实发挥人才政策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中的赋能作用。
广东 广州重金支持银发经济领域科创
近日,广州出台《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措施》鼓励银发经济领域科技创新,对落户广州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最高扶持1亿元。《措施》提出,推动基因检测、分子诊断等生物技术与延缓老年病深度融合,开发老年病早期筛查产品和服务,在穗企业积极承接银发经济领域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颠覆性技术重点项目、国家科技奖项目等落地转化和产业化,对实现落地转化的项目,最高给予1000万元支持。此外,《措施》提出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在养老场景集成应用。04
贵州 贵安推出人才政策“大礼包”
近日,《贵安新区进一步加快人才集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印发。聚焦招引领军人才、强化人才培训、奖励产业人才、支持柔性引才、提供安居保障、提供金融支持、贴心服务保障、优化工作机制8个方面综合施策。在招引领军人才方面,对全职引进的领军及以上层次人才提供科研经费、团队支持、生活保障等“一人一策”政策支持和全周期服务。对领军及以上层次人才领衔的重大创新项目、重大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高科技高成长创业项目首次落地贵安新区的,采取“一对一”方式提供人才服务。鼓励企业结合发展需要引入海外高层次人才,支持符合条件的海外人才(含柔性引进)申报“筑才卡”。在奖励产业人才方面,聚焦贵安新区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分类分档制定发布高端紧缺岗位人才清单,对企业聘用的清单内人才每年给予最高200万元的人才奖励。在提供金融支持方面,用好政策性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鼓励金融机构对人才创办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提升人才创业担保贷款额度,对个人和小微企业贷款最高额度分别提高至30万元、400万元,并给予最大限度的利率优惠。对于到贵安新区发展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人才(团队),在投融资方面给予政策支持。05
广西 向海经济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目录发布
2024年12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自治区海洋局发布《2024年广西向海经济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目录》,进一步引导各类向海经济人才在各领域合理流动,促进广西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重点产业范围的确定上,依据相关文件,这些岗位涉及海洋新兴产业、海洋传统产业、绿色临港产业、海洋公共管理服务产业以及海洋科研教育产业5大重点产业发展领域,共19个具体产业。其中,5大重点产业领域排名前三的为绿色临港产业、海洋传统产业、海洋新兴产业。绿色临港产业人才需求分布在高端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轻工食品、高端造纸5个产业;海洋传统产业人才需求主要分布在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旅游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渔业7个产业;海洋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分布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电力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4个产业。
《留学生》杂志综合科技日报、长春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