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不仅是学习道路上的修行,更是综合素质的修行。唐琦彬,作为澳大利亚首都地区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简称“澳大利亚首都地区中国学联”)的主席,不仅克服了学业上的困难与挑战,更在领导和管理方面展现了非凡的才能。作为留学生,唐琦彬从未忘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和光荣使命,为此他一直在思索——如何把自己所学的本领同祖国联系起来,如何让自己的青春挥洒得熠熠生光。

  2017年,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唐琦彬踏上了留学之路,来到澳大利亚开始自己的高中学业。2020年,他考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主修计算机方向。

  初到澳大利亚,唐琦彬面临着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的双重压力。他努力适应新环境,通过积极参与学校社团和文化交流活动,逐渐克服了语言障碍,并开始享受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唐琦彬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他积极参与学校社团活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拓宽了视野,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留学并非一帆风顺,在异国他乡,唐琦彬时常感到孤独和无助。但他没有放弃,而是通过运动、旅行和与朋友交流来调节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2023年底,凭借出色的学习成绩和领导能力,唐琦彬被选为澳大利亚首都地区中国学联主席。他积极维护学生权益,组织各类活动,赢得了师生的尊敬和认可。

2024年7月,澳大利亚首都地区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举办新生欢迎活动。

  一年一度的中秋国庆晚会,是学联的一项重要工作。2023年中秋国庆晚会期间,唐琦彬作为分管节目方面的负责人,时常忙到深夜。“在筹备晚会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技能,希望能更好地完成晚会的策划与执行工作。”唐琦彬说,长期以来,学联一直鼓励留学生学成归国、留学报国。多年来,澳大利亚首都地区中国学联积极开展“学习理论,钻研科学,身在澳洲,心系祖国”系列理论学习活动,深受广大留学生好评。

  担任学联主席后,唐琦彬发现,如何学以致用、回国就业,是所有中国学子最为关心的话题。在他的带领下,学联开始收集整理国内人才引进方面的政策信息,并将最新资讯传送给堪培拉地区即将毕业的学生。同时,协同来澳访问的中国高校代表团,与留学生面对面地交流,为双方搭建良性互动平台,在助力留学生回国创新创业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我们将更精准地与国内有关机构及创业资源对接,鼓励留学生在归国后勇于创新、乐于奋斗,在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发光发热。”唐琦彬说。

2024年4月,澳大利亚首都地区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举办跑步节活动。

  一边是不能放松的学业,一边是千头万绪的学联工作,在一次次的尝试、进展和突破中,通过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技巧,唐琦彬逐渐摸索出了两者的平衡之道。

  唐琦彬说,为了让同学们在异乡也能感到和祖国的紧密联系,将积极倡导在澳留学生将爱国、报国的思想和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做到真学、真懂、真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来源:《留学生》杂志

  文:武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