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位于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被称作“法国沿海游憩胜地”的蓝色海岸,靠近摩纳哥和意大利,既有传统的法式优雅韵味,又洋溢着地中海地区奔放的热情,终年繁花似锦。

  李成成从小对海外求学生活充满了憧憬,为了未来职业发展,2021年,她决定结束在上海微软云的技术支持工程师工作,出国深造。她独立完成学校的申请并用自己的积蓄前往法国尼斯求学,进入法国蔚蓝海岸大学(由尼斯大学、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等13所杰出大学和科研、学术机构于2015年合并而成的高等教育大学机构联盟)攻读理学硕士学位。

法国尼斯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李成成

  作为中世纪的城市要塞,尼斯保留着许多古罗马历史文化。初到尼斯,一切对李成成来说都非常新鲜。“行走在城中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和意大利风格的建筑。各种艺术展览、博物馆,让这座城市充满了艺术与浪漫的气息。”

  李成成就读的法国蔚蓝海岸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其校史可追溯到17世纪,学校总部位于瓦尔罗斯校区瓦尔罗斯城堡内。

  入学后,语言障碍是李成成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尽管她在国内已经通过了语言考试,但实际沟通中依然感到力不从心。“最初是借助翻译软件,或是英、法语混杂着解决实际问题。还好周围的法国人都很友善,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也都可以用英语沟通,日常生活基本没有沟通障碍。”她说,为了克服语言困难,她参加了学校的语言辅导班,经常主动和当地学生交流,逐渐提高了口语水平。另外,还通过加入各种学生社团和社区活动,慢慢融入当地文化,结交了不少朋友,也感受到课堂之外丰富多彩的世界。

  “记得有一次期末考试期间,因为压力太大心态几乎崩溃,但同学们给予了很多支持和鼓励,最终顺利通过了考试。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朋友和社区的支持是多么的重要。”她说。

  李成成与法国尼斯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简称“尼斯中国学联”)的结缘非常偶然。在一次新生欢迎会上,学联负责人热情地介绍了学联的各项活动和服务,这让她感受到了来自异国他乡的温暖。后来,她积极参与学联组织的各类活动,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于2022年12月成为尼斯中国学联主席。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5月5日,习近平主席应法国总统马克龙邀请,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尼斯中国学联参与了欢迎活动。这是李成成成为学联主席后组织的第一个重大活动。在巴黎奥利机场到习近平主席下榻饭店途中的道路两旁,中国留学生高举“中法友谊万岁!”“祝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取得圆满成功!”的红色横幅,挥舞中法两国国旗,当中国车队驶过时,她们一起高喊欢迎口号。

  回想起那时的场景,李成成激动地说,这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在法中国留学生的爱国热情,也加深了中法学生之间的友谊,更明白了身为学联主席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李成成和学联成员组织开学新生联谊活动

  学联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扮演着重要的桥梁角色。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李成成一直在尝试创新。比如,在传统迎新活动基础上,开学前先举行一个线上欢迎会,让远在国内的新生感受到学联的热情和关心。此外,还推出了“学联线上沙龙”,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与留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拓宽大家的视野。

  每年中秋节,尼斯中国学联都会组织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李成成和团队成员精心策划了月饼制作、诗词朗诵和传统舞蹈表演等节目。这些活动不仅让中国留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也让法国学生有机会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我还记得在一次春节晚会上,除了在校学生,我们还邀请了当地社区居民一同庆祝,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中国的春节习俗,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李成成说,这样的互动极大加深了我们彼此的理解和友谊。

  在她看来,中法文化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一方面,要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另一方面,也要学习借鉴法国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文明的互鉴,共同进步。

  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一次文化的交融。李成成表示,学联将始终坚持“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的理念,在不断互相了解、互相接近的过程中增强两国文化之间的引力与张力。在引导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学联将进行更多尝试和探索。比如,建立中外学生共同参与的交流平台,定期举办讨论会和分享会,增进不同文化背景学生之间的理解和合作。接下来,她计划推出一系列以文化交流为主题的活动,加深中外学生间的了解和友谊,展示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发展成就。

  正如她对每一位学联成员所说的那样:“我们不仅要成为优秀的学者,更要成为传递和平与友好的使者。”

  对于即将出国留学的同学,李成成建议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积极拥抱新环境,不断学习和适应,保持开放的心态。她说,新时代留学青年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同学们要坚定留学报国志向,潜心学习,增长本领,努力成为眼界宽、站位高,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为报效国家贡献留学人员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