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流互鉴·赋能未来”2024国际学校校长领导力与运营管理大会在苏州举办。会上,新东方《2024-2025中国国际学校学生发展报告》发布。

  近年来,我国留学低龄化趋势明显,在此种趋势与需求下,各具特色的国际学校和公立学校国际部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01

  学生GPA成绩高,生活兴趣广泛

  

  报告显示,国际学校及国际部学生整体成绩优秀,GPA成绩主要集中在3.0-4.0区间,2024年占比76.3%,其中22.8%的学生获得绩点4.0,53.5%的学生成绩在3.0。

  GPA成绩是在校学生学习能力的直接证明,也是未来留学申请的重要材料,学生将自己的GPA成绩维持在高位,也能为自己的升学赢得更多优势。

  02

  超九成学生参加过课外活动

  兴趣社团和公益活动是热门

  

  当前国际学校及国际部学生重视探索和参与课外活动,超九成参加过各类课外活动,其中参加过兴趣社团和公益活动的学生占比最高,合计超七成。这类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社交沟通能力,也是学生探索自我潜能的绝佳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国内的夏令营及游学活动受欢迎度逐步提升,这类活动兼具学术与娱乐性质,寓学于游,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青睐。

  03

  学生普遍认为海外体验活动对留学申请有帮助

  

  在国际学校及国际部的学生群体中,更多学生愿意前往英国和美国参与体验项目,提前感受海外学习、生活氛围。英国和美国作为留学申请的热门目的地,在国际教育交流中占据着显著地位,也因此成为学生游学的首选。

  此外,大部分国际课程体系人群普遍认同海外体验活动对于留学申请具有积极影响,在体验过程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确定心仪国家与院校,还能在正式留学前发挥过渡的作用,帮助学生适应海外生活。

  04

  更加重视TOP30院校

  

  2024年,计划在大学本科阶段留学的国际课程人群普遍已有明确的申请目标,尤其是家长群体,他们对孩子的规划非常清晰,仅4.7%的家长对孩子未来的留学院校缺乏目标规划。不过学生对排名的重视程度没有家长这么高,有15.2%的学生表示自己还没有具体的目标。

  从调研数据来看,无论学生还是家长,他们的申请目标均集中在QS TOP30-QS TOP100的区间。尤其是2024年,学生人群对自己未来留学院校的期待更高,近三成人群表示要去TOP30院校就读。能够看出中国留学家庭仍存在较强的名校情结,部分家庭也考虑到名校能够为学生拓宽职业选择空间,让他们在未来的就业市场更具竞争优势。

  05

  学生倾向就读商科专业

  家长更希望孩子读工科

  

  学生普遍认为商科是比较好的专业选择,由于商科范围广泛,市场就业需求和潜力相对较大,因而受到多数人群的青睐。

  不过在家长眼里,工科专业是更好的选择。工科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有较高的竞争力,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全球就业市场对具有工科背景的人才需求量大增且技术类岗位起薪较高,从利于就业的角度出发,家长会更希望孩子留学时学习工科相关专业。

  资料来源:新东方《2024-2025中国国际学校学生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