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国际化大学排名发布

  对于留学生来说,国际化的生活和学术氛围是留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全球化、多元化的眼界,和国际最前沿的专业知识既充实了自我,也受到全世界雇主的认可。近期,泰晤士高等教育重磅发布了2025年全球国际化大学排名。本年度国际化大学排名包括217所大学,衡量了各院校国际学术职员、国际学生和合著者的比例,以及他们的国际声誉。美国、中国、德国和法国等科研强国在217所院校的排名中占据主导地位。香港城市大学蝉联第一名,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则排名第2—4位。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大学排名第五位。三所英国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紧随其后,排名第6—8位。中国内地有20所大学上榜,由同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领衔。

  02

  哈佛大学宣布:家庭年收入20万美元以下的学生免学费

  当地时间3月17日,哈佛大学正式宣布,学校将为所有家庭年收入在20万美元或以下的学生,免除学费。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2023年美国实际人均家庭收入为80610美元,比2022年的估计值77540美元增长了4.0%。这意味着大约86%的美国家庭将有资格免费进入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之一。而对于家庭年收入10万美元或以下的学生来说,哈佛不仅承担他们的学费,还将提供免费住宿、餐饮和医疗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哈佛大学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对国际生实行Need-blind政策的学校。这意味着哈佛大学在录取过程中不会考虑申请者的经济状况,将完全基于学术能力、综合素质和潜力进行评估。即使学生明确表示需要经济援助,也不会影响其录取结果。哈佛大学的公开数据显示,哈佛大学本科生的年度学费平均为5.6万美元,若加上住宿、餐饮和医疗服务,总费用超过8.3万美元。

  03

  新加坡留学政策放宽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宣布了扩招计划,并在部分专业录取条件上适度放宽,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新加坡国立大学此前公布了最新的硕士在读人数。研究生在读人数从2022—2023年的11714人,涨到了13072人,总体涨幅超过南洋理工大学,达到11.5%。扩招专业主要在经济学、金融学和商业分析、计算机、电气工程以及机械工程等热门专业。南洋理工大学根据学校官网公布的数据,2022/2023学年研究生入学人数为9777人,2023/2024学年增至10608人,涨幅高达8.5%。其中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商学院、理学院的扩招比例在18%-58%不等。扩招规模最大的是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4个专业,达到了近乎翻倍的比例。

  04

  俄亥俄州立大学2026年秋季恢复标化要求

  俄亥俄州立大学(OSU)宣布将从2026年秋季学期开始,哥伦布校区将恢复标化考试要求。2020年,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OSU与大多数美国大学一样,采取了“标化可选”(Test-Optional)政策,允许申请者不提交SAT/ACT考试成绩。此次恢复标化,OSU给出的理由是,通过分析这几年的数据发现,提交标化考试成绩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业表现普遍优于未提交成绩的学生。比如,平均GPA更高,且在课程中表现出更强的学术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