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教育浪潮下,留学目的地的选择,始终是学子与家长关注的焦点。根据加拿大安省教育科技公司ApplyBoard发布的《2025年秋季留学市场调研报告》,加拿大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留学目的地。

  1

  教育体系的多维竞争力

  加拿大公立教育体系以政府高投入著称,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位居经合组织(OECD)国家前列。其高等教育机构分为三类——医学博士类、综合类和基础类,各具特色。在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16所加拿大高校跻身全球前400,其中麦吉尔大学、多伦多大学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稳居全球前50。综合类大学如西蒙菲莎大学(SFU)和滑铁卢大学虽规模较小,但在计算机科学、工程等领域的专业实力与行业联系尤为突出,例如滑铁卢大学的Co—op项目合作企业覆盖全球顶尖科技公司。

  相比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加拿大的学费和生活费通常更低(尤其是魁北克省以外的地区)。加拿大本科年学费约8万至35万元人民币,研究生为10万至30万元人民币,显著低于英美同类院校。多伦多、温哥华以外的城市生活成本更低,年总支出可控制在25万至45万元人民币之间,性价比优势显著,这一优势进一步强化了加拿大的吸引力。

  加拿大的学院(College)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制通常为1至3年,提供证书、文凭及应用学士学位。相比大学,学院入学门槛相对灵活,学费较低,每年约15万元人民币,且就业导向明确,申请符合工签的专业,毕业生可获得最长三年的毕业工签(PGWP),成为国际学生实现快速就业、职业发展和移民规划的高效路径。同时,成绩优异的学生可通过学分转换进入大学,继续攻读本科学位,升学渠道畅通。

  学院普遍设有带薪实习(Co—op)项目,帮助学生积累加拿大本地工作经验。例如,作为加拿大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公立学院之一,范莎学院拥有超过70个Co—op专业,以高就业率、丰富的实习机会和紧密的行业合作著称,尤其在商科、工程技术和传媒艺术领域提供实践性强的优质教育。学院不仅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韦仕敦大学等名校签署转学分协议,更凭借扎实的培养质量,在2022—2023年度实现89.7%的就业率和93.8%的雇主满意度,位居安省大型公立学院前列。

  申请加拿大硕士项目通常要求具备相关专业背景,但MBA、部分教育学硕士以及交叉复合型专业对申请者的背景要求较为宽松,接受跨专业申请。一般院校要求申请者大学后两年GPA达到3.0或75%以上,知名大学则普遍要求平均分80%以上,且后两年专业课成绩需达85%以上。语言方面,硕士直录通常要求雅思总分6.5(单项不低于6.0),或托福80—100分。2024学年硕士申请量排名前三的院校为多伦多大学、韦仕敦大学和温莎大学。其中,温莎大学是加拿大提供“语言+硕士”双录取项目最多的高校。

  2

  从课堂到职场的无缝衔接

  加拿大高等教育的核心特色在于其广泛推行的带薪实习(Co—op)模式。启德教育《2025加拿大留学报告》指出,约90%的加拿大高校提供此类项目,覆盖从本科到硕士的多数学科。例如,多伦多大学的PEY项目为计算机和工程学生提供12至16个月的高薪实习机会,合作企业包括谷歌、IBM等,平均年薪达31.5万至78.4万元人民币;西蒙菲莎大学则与超1万家企业合作,每年释放2500个实习岗位。这种“学以致用”的培养模式大幅提升了毕业生就业率——以范莎学院为例,其Co—op专业的就业率接近90%,雇主满意度高达93.8%。

  加拿大统计局2025年数据显示,医疗保健、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岗位空缺持续增长,跨学科计算机、护理等专业毕业生年薪中位数突破8.5万加元。这种供需关系直接影响了国际学生的专业选择:硕士阶段工科申请占比(40%)已超越商科(29%),反映出学生对技术密集型行业前景的看好。

  加拿大对国际学生的政策支持是其竞争力的另一关键。毕业工签(PGWP)政策允许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获得最长3年的工作许可,启德报告显示,72.5%的国际学生选择申请工签,其中60%计划进一步申请永久居留。2024年,加拿大国际学生数量较2020年翻倍,突破51.5万,中国内地学生占比近10万,本科申请量达45%,成为主力群体。

  在快速扩张的同时,加拿大留学市场也面临挑战。部分高校的录取竞争加剧,顶尖院校如UBC和多伦多大学的本科直录要求逐年提高,硕士申请更强调专业对口与高GPA(后两年专业课均分需达85%以上)。此外,生活成本上涨和住房紧张问题在热门城市逐渐显现,需通过选择中小城市院校或Co—op收入补贴等方式缓解。

  总体而言,加拿大凭借教育质量、就业支持等优势,已形成独特的留学品牌。对于计划留学的学生而言,加拿大正成为一个既能承载学术理想、又能兑现职业与生活愿景的优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