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来,春迎冬往,转眼间又是一年。回望2024,欧美同学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致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锚定留学报国人才库、建言献策智囊团、民间外交生力军的职能定位,在思想引领、组织建设、“人才库”、“智囊团”、“生力军”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本刊特推出年终综述报道,与广大留学人员共同回顾2024,迎接崭新的2025。

  年终系列报道四

发挥“智囊团”优势

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聚智赋能

  瑄文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强调,新征程上,欧美同学会要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继续发挥留学报国人才库、建言献策智囊团、民间外交生力军作用,强化思想引领和组织建设,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广聚天下英才、广集创造伟力。一年来,欧美同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立足“建言献策智囊团”职责使命,充分发挥留学人员智力优势,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献智献力

  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2023年12月,以“留学报国·智汇湾区”为主题的欧美同学会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广东珠海举办。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有关专家学者,港澳台侨嘉宾,归国留学人员代表等800多位嘉宾参加开幕式。与会行业知名专家、杰出留学归国人才、优秀企业家等围绕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等主题演讲交流、碰撞火花,为助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献智献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丁仲礼在致辞中指出,本届论坛是欧美同学会将国家发展所需与留学人员所长有机结合,共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工作实践,必将对激励广大留学人员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产生积极影响。希望广大留学人员坚守留学报国光荣传统,怀爱国之情、驰强国之志、行报国之为,争当新征程留学报国的践行者;始终秉持突破自我、勇攀高峰的追求,以敢于超越前人、敢于引领时代、敢于创造世界奇迹的豪情壮志奋勇争先,争当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者;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品格,把融通中外的语言优势、人脉优势、渠道优势、交流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更好成为“行走的中国名片”,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争当文明交流互鉴的推动者。以本届论坛为契机,欧美同学会将进一步深化会、地合作,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形成高端科创人才聚集效应贡献欧美同学会和留学人员的智慧力量。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海外归国人才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要力量。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珠海市欧美同学会会长汤涛表示,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粤港澳大湾区应建立更加灵活的引才机制,更好地承接“出国留学—回国发展”的良性人才流动;同时推动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积极吸引全球顶尖科研人才和创新人才。

  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为归国留学人员搭建交流分享平台,提供政策解读、创新创业、就业对接等精准服务,已成为广东引才引智和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成为助力归国留学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和联系团结归国留学人才的重要桥梁。欧美同学会党组书记、秘书长李民说:“粤港澳大湾区论坛是欧美同学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主题论坛,旨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集聚海归力量、融通世界智慧,共同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与会嘉宾表示,作为广东引才引智和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欧美同学会粤港澳大湾区论坛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留学人才、企业家,已成为助力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和联系团结归国留学人员的重要桥梁,必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助推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

  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

  实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日益凸显。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早在2005年8月15日,在浙江湖州安吉余村,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两山论”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遵循和思想指引,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欧美同学会第三届国际智库论坛现场

  国际智库论坛是欧美同学会发挥“建言献策智囊团”作用的国际性智库交流活动,也是欧美同学会“立足国内、开拓海外”,扩大海外“朋友圈”和影响力的生动实践。今年6月21日至23日,在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诞生地浙江湖州,欧美同学会第三届国际智库论坛圆满举办。本届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发布了《生态文明国际智库合作“湖州倡议”》,分别以“气候变化与碳中和”“非碳能源产业创新发展”“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为主题举行三场平行分论坛,邀请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法国、荷兰、瑞典、挪威、俄罗斯等十余个国家的150余位中外智库代表、专家学者、留学人员代表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分享研究成果,碰撞思想火花,汇集建言献策,推动务实合作。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丁仲礼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理性看待“碳排放的‘天花板’”“建立减排的全球责任体系”“气候灾害国际救济”“碳关税、碳定价、碳补贴”等基础性问题。传统的化石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会是主力能源,“继续利用化石能源将导致世界末日”的预言只会贩卖焦虑。建立公平正义的全球减排责任体系非常必要,特别是要让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有一个掌握自己排放节奏的机会,这是因为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生活改善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评价碳排放总量时,必须考虑“历史”和“人均”。同时,借助经济手段和市场力量推进碳减排,需要世界各国作出相对平衡或一致的制度设计。

  据了解,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5.1亿千瓦,中国贡献超过一半;2022年,中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减排二氧化碳约5.73亿吨,加上中国国内的减排量约22.6亿吨,合计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中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能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带来创新驱动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联合主席、欧盟亚洲中心主席埃里克·索尔海姆说。

  欧美同学会秘书长李民表示,国际智库论坛是欧美同学会发挥“建言献策智囊团”作用的具体举措。本届论坛在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浙江湖州举办,将为国际智库在生态环保领域的交流合作带来新契机和新未来。

  与会中外嘉宾认为,在“两山”理念指引下,中国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本届论坛必将推动更多国际智库秉持开放、合作、共享理念,共同携手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勠力同心结硕果,继往开来谱新篇。站在时代新起点上,欧美同学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形式,引导广大留学人员广建良言、广集群智、广聚众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留学人员的智慧和力量。(来源:《留学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