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由欧美同学会与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法文化论坛在江苏省苏州市隆重开幕。在这个枫林尽染的美好时节,来自中法两国文化艺术界、政商学界的嘉宾以及留学人员代表相聚一堂,以文化交流为媒,以文明互鉴为介,碰撞思想,启迪智慧。在下午的主旨演讲环节,七位中法嘉宾围绕博物馆、电影、展览等文化主题进行了分享。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欧美同学会法比分会副会长董强先生在主持中讲到,文化交流的主体在于人,文化交流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法文化交流之所以繁荣,是因为大量文化界人士为两国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付出了辛勤的努力。本次论坛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苏州举办,来自法国的各界代表在拉法兰前总理的率领下来到美丽的苏州,这让我们深感正如这次论坛的主题所指,中法友谊必将进入新时代,中法文化的交流必将开启新篇章。

  中国国家博物馆拥有143万余件藏品,打造了贯通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的大型基本陈列,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华文化的展示窗口。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春法先生与大家探讨了博物馆的文化权力和文化使命。“我认为博物馆本身并不具有文化管理的行政权力,但是拥有社会学意义上的文化权力,主要来源于藏品的稀缺性与展览的权威性所带来的巨大社会影响力。”博物馆收藏、研究、展示什么,既充满着对藏品及其背后所隐藏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审美价值和时代价值的评价与选择,也隐含着对社会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优秀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弘扬。

  在谈及中法文化交流中博物馆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时,王春法说,中法两国都具有古老而独特的文明,都曾经长期推动所在地区的文明发展进程。法国博物馆历史悠久,数量和质量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发展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中法两国在博物馆合作交流方面还有巨大的开拓空间,需要双方携手并进,向上而行,不断提升中法两国文化交流的质量和水平。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来过中国很多次,每次都为中国的发展所惊叹。”雅尼克·博罗雷先生是法国汉威士集团董事长兼威望迪环球集团监事会主席,他的家族企业是在19世纪由曾曾祖父创建,灵感来源于中国的造纸术。他说文化是重要的资源和财富,能带给人们丰富的情感,这种情感和物质同样重要。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当前文化发展遇到了新技术崛起的挑战,例如人工智能,但要坚信,人工智能将为文化发展带来更多机会,让人们可以探索更多发展空间,不必担心人类的创作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就像19世纪摄影出现后并不能取代画家。文化还是实现和平的重要方式,可以加强不同国家的相互理解。文化的活力生生不息,让我们拥抱文化,文化万岁。

  阳光媒体集团董事长、欧美同学会商会副会长杨澜女士近年来做了不少有关文化的电视节目,在论坛上,她围绕“从中国风到新生万物——中法非遗文化交流”阐释了自己的观点。

  在演讲中,杨澜回顾了13世纪到18世纪中法手工艺交流的历史,揭示了中国瓷器、刺绣、漆艺等非遗技艺对法国艺术和生活方式产生的深远影响。当时,欧洲从建筑到园林,从室内装饰到服装、家具和日用品,都有“中国风”的印记。同时,欧洲的订单让中国工匠源源不断生产出远销海外的产品。这种互通,不仅拉近了中法两国的文化距离,还促进了民间经贸往来。在非遗交流的背后,是世界观和人心的交流和碰撞,希望中法两国能合力把文化的织锦编织到一起,让非遗鲜活地传承下去,成为普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新消费时代,中法的艺术和商业交流都将迎来新的机遇。明年,她将把中国的非遗技艺和当代设计带到巴黎,为中法建交60周年、巴黎奥运年的到来献上独特的文化盛宴。

  国际知名导演、编剧让·雅克·阿诺在中国有很多粉丝,他是电影《狼图腾》的导演,2015年,这部影片让他在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收获最佳导演奖。

  让·雅克·阿诺在讲演中,深情回顾了在《狼图腾》拍摄的四年中,他和中方团队的相处经历。他说:“我的团队中有600多名中国技术人员,他们有很高的工作热情和专业技术水平,拍摄过程很艰难,在内蒙古时最冷达到零下40摄氏度,但是整个团队都很优秀,我感到很骄傲。”他认为法国导演拍中国电影,能让中国观众看到不一样的作品,感受不同的电影风格。《狼图腾》在法国播出后,非常受欢迎,票房很高,在欧洲也一样。中国也有很多优秀的电影,但是在法国播出的并不多,还需要双方做出更多努力,需要更多推广。希望中国导演多去法国,也希望更多的法国导演来中国拍摄。

  “街上的石块,和人家的建筑,处处的环桥河水和狭小的街衢,没有一件不在那里夸示过去的中国民族的悠悠的态度。”这是郁达夫眼中的苏州小巷。

  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范小青女士是地道的苏州人,她在分享中带领大家走进苏州古城街巷,感受寻常百姓家蕴含的江南文化。江南文化是独一无二的,是弥漫的、绵长的,而且具有生长性,永远充满活力。它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每一个人都可以从最普通的地方感受江南文化。苏州的这些沿河小筑,青砖黛瓦的平房,都赋予着文明进步的语录。江南文化还有显著的生长性和感染力,它渗透在民间,能够持续不断地生长,不会固化、老化、消失,能与现代文明相融。今天漓江路上既是曾经的姑苏繁华,更是现代文明的烟火气。今天的苏州,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友人,他们在苏州生活,吃头汤面,喝苏州茶,融入苏州,爱上苏州这个第二故乡。

  来自法国的卡慕葡萄酒和烈酒公司董事长西里尔·卡慕分享了一件名为“中国龙”之旅的艺术品故事。一位法国的歌手、艺术家根据在中国的经历带来的灵感,用两年时间创作了一座用特殊材质的玻璃制成的龙雕塑,有2米多高,这件作品给他带来了非常多的启发,带来很多创新。今年6月,这件作品在巴黎先贤祠广场展出,明年还将在中国的长城进行展出。他在谈到中国文化时说到,文化是思想的碰撞,是交流的成果,通过交流,创意可以打造出非常美妙的事物。明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对于中法两国来说都很重要,有很多文化项目都在筹备推进中,非常值得期待,欢迎大家来法国欣赏龙的雕塑,品尝法国的美酒。

  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先生曾在法国留学,对他影响最大的两位老师都是留法艺术家。2013年,他的作品《天人合一·老子》在法国获得“卢浮宫国际美术金奖”。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在法国大皇宫曾评价这件作品“这就是中国”。2017年,多米尼克·德维尔潘再次来到中国,来到吴为山的工作室时说:“看到老子的道道皱纹,能感受到这个民族的深沉与悠久;看到孔子的微笑,能想起这个民族的仁厚与中和。”

  吴为山在分享中谈到,中法文化交流有着数百年相互倾慕的历史。18世纪法国的洛可可艺术就是由本土的巴洛克风格与舶来的中国艺术相融合的结果。在法国画家布歇的《中国花园》《中国婚礼》、华托的《鸡毛扫》以及设计师皮勒蒙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意蕴。20世纪上半叶,以徐悲鸿、林风眠为代表的一批艺术青年到法国留学,归国后开创了现代中国美术之路。赵无极、朱德群、熊秉明等艺术家则留在法国成为中国文化的种子嫁接于西方,为中国精神与世界艺术的相互融合做出了卓越贡献。吴为山2017年当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他在最后说到:“我在法国有很多知心朋友。知心贵在三个‘一’,一张脸,富有文化特征的脸;一颗心,真诚、平和、平等、平静之心;一个魂,珍爱和平之魂。”

  来源:《留学生》杂志

  文:邹娅

  图:中国新闻网 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