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万里,爱国之心不改

  远涉重洋,报国之志弥坚

  ——记2023中国留学生论坛上的主题讲述

  

  拳拳报国志,悠悠赤子心。在中国近代以来的百余年历史中,一代代留学人员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画卷中写下了极为动人和精彩的时代篇章。今年是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百余年的会史也是一部留学报国史。在不久前召开的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充分肯定了欧美同学会作出的积极贡献,深刻阐明了欧美同学会的使命任务,对广大留学人员提出殷切期望,为做好新时代留学人员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更好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增强广大留学人员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实践动力,在2023中国留学生论坛上,主办方专门邀请了四位在不同时期求学海外的学长进行主题讲述,分享海外求学经历和感悟体会,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共话留学报国初心使命。

  爱国是天经地义的事

  冯长根(欧美同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党组成员,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英国工程技术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浙江巴顿研究院中方院长)

  我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有幸成为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公派留学生。1979年到1983年,我在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博士。四年时间里,我常在实验室或计算机室干到晚上12点,有时甚至到凌晨一两点钟。回到宿舍的时候,虽然很疲劳,但心里是充实的,因为我没有浪费宝贵的时间。在国外的时光,我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为国家而拼搏,为国家而学习”。临近毕业,博士论文撰写完毕,在落笔致谢的时候我停下了,我想到了家乡、母亲、同伴……我想到了祖国。于是用中英文对照写下了这么一句话:“谨以此论文献给我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答辩后,过了三天我就回国了。

  爱国是具有时代性的,那个时候国家需要你,祖国等着你,爱国就是义无反顾投身国家建设当中去。回国后,我回到了母校北京工业学院,完成了一部专著——《热爆炸理论》,这是由中国人撰写的第一本系统介绍热爆炸理论、介绍放热反应及临界性质的理论著作,其实那本书是为了给学生上课用的,当时没有教材,我赶紧编出教材。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我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工作,搞科研、教授学生。1990年北京亚运会,我有幸作为知识分子代表,举着火炬跑完最后一棒。

  今天在这里,我以一个“老海归”的身份回望过往,我觉得作为一个留学归国的学子,能够有机会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这一辈子就值了。爱国是天经地义的事,生在这片土地上,注定了我要热爱这个国家。

  心中常怀猛虎,细嗅手上蔷薇

  石理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研究员,德国汉诺威PhoniexD精英集群博士后)

  我是一名80后,出生于浙江开化,这是衢州地区唯一的革命老县区,也被称为浙西革命的摇篮。“生于此,长于斯”的我骨子里流淌的全都是这里的红色基因。我从小的理想就是当一名人民教师,因此当初选择了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毕业后,我前往德国汉诺威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从事飞秒激光物理与应用工作。

  留学生活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在德国度过的那些年,不仅让我接触到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还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在异国他乡,我深刻体会到了文化差异的魅力和挑战,这使我更加开放和包容,学会尊重不同的观点和习惯。在国际交往中,友谊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架起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桥梁,也让我感受到了人类大家庭的温暖。

  回到杭州,我成为一名大学老师,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培养他们成为有志向、有担当的人才。我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积累国际化的视野和经验,为中国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做好准备。

  作为一名海归,我想对海外学子们说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心中常怀猛虎,细嗅手上蔷薇。请保持一颗果敢、进取、坚定的心,踔厉奋发,踵事增华。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成归来为中国革命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要向留学前辈看齐,当下为中华之复兴而拼搏。人若轻浮则无功。要珍惜海外求学的经历,好好钻研所学专业,带着一颗心出去,就一定要带着一分收获回来。

  时代向前青春向上,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钟磊(全国青联委员、中国留俄学生总会主席、全俄中国博士生学者联谊会主席)

  我目前在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攻读运动康复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高水平运动员的赛前恢复系统,在俄罗斯已经是第8个年头。8年来,对我个人和我所在的学联组织最大的感受就是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一直延续下来,代代相传,到了当代青年的身上。

  留学报国一直是留学人员的主旋律、主基调,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心留学人员成长。2017年,习近平主席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回信,勉励留学人员要把学到的本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广大海外学子感受到了来自党和国家对青年一代的厚望,更加坚定了我们学以报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

  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在下榻酒店附近,众多俄罗斯青年和中国留学生、中企员工、华侨华人热情挥舞着两国国旗,高喊着“热烈欢迎”,中文和俄语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我们深感祖国的强大带给我们的自豪和力量,深感中外友好带给我们的机遇和发展。

  青年一直是在向上的,时代正在向前,当代青年一定会大有可为、一定会大有作为,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青年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

  当代留学生面临三个历史维度: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外友好的朋友圈日益繁盛。我们一定要成为党和国家信赖的有志青年,成为党和人民所期盼的有志青年,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胸怀世界,拥抱未来,堪当时代新人,在复兴大路上做行之有为的时代新人。

  当代留学青年要做脊梁、栋梁、桥梁

  张瑞华(全英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牛津大学医疗统计系博士)

  我是全英学联张瑞华,目前在牛津大学进行医疗统计专业的博士学习,硕士和本科分别毕业于剑桥大学和帝国理工学院。自2015年赴英国读高中,8年里我亲身感受着祖国的日益强大赋予留学生在海外求学的底气、安心与自信,而祖国的高速发展也为我指引了成长的方向。

  要做热爱祖国、薪火相传的“脊梁”。在我8年的留学时光中,耳濡目染的是老一辈留学前辈爱国报国的光荣传统。如今,接力棒传到了我们的手上。不少在英留学生都计划学成后归国,希望早日归国成就一番事业,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与祖国共发展。

  要做自信自强、开拓奋进的“栋梁”。我目前担任全英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我们每年举办全英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多次携带优秀的留英学子、高层次华人教师、学者和创业者回到祖国,走进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要做传播友谊,助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每一位留学生在外留学期间,都是祖国的名片,是文化的传播者。目前我在学习以及助教工作中,积极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展开跨学科、跨领域交流。作为全英学联的一分子,我们服务在英近20万中国留学生,在英国积极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实现梦想的舞台有祖国保障,留学归国的学子有欧美同学会凝聚,我们应勇毅笃行,立足中国拥抱世界,肩扛时代与祖国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矢志不渝为祖国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