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呼和浩特,银装素裹,白雪皑皑。走进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七圪台内蒙古朝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基地的紫苏大棚里,却是满眼绿色,一片生机勃勃,往前走几步,紫苏叶特有的香气便扑面而来。

  拨、捏、揪、放......大棚里的三位女工手法娴熟,不一会儿就把身边的篮子装满了紫苏叶,之后再进行清洗、分装、运输等工序,一片片鲜嫩的紫苏叶便从白塔机场运输到西安、天津、青岛、连云港等全国各地,以及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国家了。

温室大棚里的女工正在采摘紫苏叶。人民网记者 寇雅楠摄

  平日里几乎只在韩式烤肉店里,或者海鲜生肉摆盘中见到的紫苏叶,原来在北疆呼和浩特已成为致富产业并远销海外了。

  内蒙古朝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先后共建39座温室大棚,种植面积达50亩左右。“去年新建18座现代化温室大棚后,预计年产能达到200吨,产值达1000万人民币左右。”内蒙古朝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包万柱说。

  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包万柱,是通辽人,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海归”。2001年包万柱赴日本留学和工作近十年后,回国选择了“北漂”,2014年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再次回到呼和浩特,开始了他与紫苏叶的创业路。

内蒙古朝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基地的紫苏。人民网记者 寇雅楠摄

  创业不易,刚开始销往海外,包万柱就遇到了“大麻烦”。“因为我们的保温技术出现了问题,到了日本紫苏叶子已经蔫儿了,损失惨重。”包万柱说。

  此后,包万柱请来了专家团队,全面升级种植、运输等各项流程,从而保障了叶子从采摘到出口,再到上桌面向顾客都是新鲜可口的。

  “我们公司自从2015年面向日本、韩国等国家出口新鲜紫苏叶后,总销量已接近600吨了。目前,海外市场是非常认可我们的紫苏叶的。”包万柱说。

  内蒙古朝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内蒙古地区首家获批紫苏鲜叶进出口资质的紫苏叶种植、出口企业。说起为什么会在呼和浩特成立种植紫苏的基地,包万柱这样解释。

  紫苏叶最佳生长海拔是1000米左右,而呼和浩特正好符合,此外,呼和浩特气候干燥,从而会减少病虫的危害,同时呼和浩特昼夜温差大,紫苏叶的口感也会更好。

  “公司从成立到现在,少不了各级政府对我们的支持。”包万柱说:“去年我们扩建老旧棚,呼和浩特市农牧局和赛罕区农牧局合计每亩补贴1.5万元;此外我们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申请了‘紫苏叶贮运过程中品质保持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自治区科技厅了解后也给予了我们相应的科技合作研发经费。”

  据了解,赛罕区作为呼和浩特市“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生产基地,2023年新建设施农业基地797.8亩,改造提升温室1700余栋,4个园区安装智能化管理平台系统,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实现远程自动控制。6个基地安装二氧化碳气体施肥罐,8个基地安装电子显示屏,提档升级观光园区。同时,着力打造了4条采摘观光线路,涉及12个农业重点项目,涵盖了特色种植、集约化育苗、农事体验、田园综合体、农村电商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提起未来计划,包万柱更是信心满满:“今年我们要在呼和浩特市建紫苏叶茶叶厂,就此拉长紫苏叶的产业链,同时我们也会带动周围村民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