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出国留学?如果仅仅是为了一纸“洋文凭”,那只能说是“成功地留学”,而不是“留学的成功”。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技术部部长董迅看来,留学,无论是物质还是人格,都应该保持一种独立昂扬的状态,“我们不断攀登人生的巅峰,不是为了被世界看到,而是为了看见这个世界。”

  2017年,董迅前往美国俄勒冈主教学校(Oregon Episcopal School)学习高中课程,2021年毕业后,就读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简称JHU)工程学院,主修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双专业,辅修创业与管理学。

  董迅说,最初赴美留学时,语言和文化差异是她面临的最大困难。她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在美国高中上的第一节课是历史课,内容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相关文明。由于初来乍到,加上课堂内容涉及的专业名词极其复杂,董迅不仅无法完整理解老师讲课的内容,也不能很好地融入同学们的课堂讨论。于是,在课余时间,董迅认真研读课本和课堂阅读材料,注意记录和整理老师课上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和观点。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董迅在高二时被老师推荐为校园开放日的历史科组学生代表,为想要申请他们学校的新同学介绍历史课程,并回答相关问题。这次活动不仅激发了新同学对美国高中生活的向往,也让董迅对高中学习有了更清晰的目标和规划。

  高中毕业后,董迅以优异的成绩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录取,“大一加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JHU中国学联)并不是因为跟风,而是因为想突破自己。”董迅说,“学联不仅是一个提升能力、锻炼自我的平台,在这里我还收获了友谊,学会了奉献,懂得了责任与坚持。”

2023年中秋节期间,董迅参加JHU中国学联举办的中秋游园会。

  2023年暑假,JHU中国学联举办的新生接机活动,是董迅加入学联后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动。“当时,疫情的阴霾刚消散,新同学们首次到美国留学面临着很多困难和疑惑,我们希望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次活动中,JHU中国学联累计完成了8辆大巴的200余趟接机任务,约500名新生在他们的帮助下顺利到达学校。董迅说,经过她与学校多次沟通、对接,终于在同学们飞机落地的10个小时前与学校方确定了乘车名单、大巴联系方式和行车路线等一系列信息,最终成功把新同学们从华盛顿机场接回巴尔的摩校区。“第二天早上我刚起床,看到接机群里同学们自发对我和学联表示感谢,内心感到无比温暖。”

  全心全意为广大同学服务是JHU中国学联的服务宗旨,在JHU中国学联组织和参加的每一项活动都让董迅觉得意义非凡。2023年夏天,JHU中国学联在北京举行了本科新生见面会。董迅作为JHU工程学院的嘉宾为新生们介绍了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要求、课程设置、科研情况以及生活概况。“我在分享中使用了很多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大家在欢乐的气氛中了解学校和专业的情况。参与那场活动的很多同学后来都成了JHU中国学联的一员。”

董迅参加JHU学联举办的2023年本科新生见面会。

  如何平衡学联工作和学业之间的关系,董迅表示,学联工作是她在紧张的学习中缓解压力和认识新朋友的重要桥梁,时间管理是平衡好两者关系的有效办法。“我会将学联工作和学业统筹安排,把时间量化后分配到每一项任务上,按照计划执行,这样就可以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完成学联工作。”

  学联在中外文明交流中发挥着桥梁作用,春节晚会是JHU中国学联最隆重的特色活动之一,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除了春节晚会,JHU中国学联还会举办中秋游园会等文化推广活动。董迅说,“作为JHU中国学联的一员,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努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到外国的校园里,让中国同学感受家的温暖,也让外国同学认识到中国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