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9月2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其中,3位归国留学人员荣获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王永志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赵忠贤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黄大年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共和国勋章”

  获得者王永志

  王永志,原总装备部“921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长期致力于中国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与研制工作,参与或主持我国多型号导弹研制、火箭研发、送中国人进入太空并筹建空间站,于2003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32年,王永志出生于辽宁昌图一个贫寒的农家。上中学时,他品学兼优,立志要当一名农学家。1949年11月,17岁的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然而,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飞机频扰辽东,改变了这个东北少年的人生梦想。他立志投身国防,1952年考上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专业。在被派往莫斯科学习期间,因为国家需要,改学火箭导弹设计。

  1961年,王永志从莫斯科航空学院毕业回国,成为国防部五院一分院的一员,投身到了我国第一代导弹研制中。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按照“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的“三步走”战略规划,中国人开始了飞向太空的新航程。这个极具中国特色、彰显中国智慧的战略设计,就出自王永志。这一年,他正好60岁,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王永志将毕生心血都投入到国防科研和载人航天事业中,将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前进的方向,不仅让中国拥有了抵御外敌的国防重器,也让国家拥有了运输卫星的巨擘天梯,更让中华民族实现了千年飞天梦想,同时也为中国载人航天未来事业打下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王永志曾说,国家的需要就是他们的理想、志愿。宇宙是无限的,探索也是无尽期的。你回头再看,可能我们已经干过的事情,那算不了什么了,更壮丽的事业还在前头。

  “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获得者赵忠贤

  赵忠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我国高温超导研究主要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潜心致研,为高温超导研究在中国扎根并跻身国际前列作出突出贡献,在国际超导界享有盛誉。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

  1941年1月,赵忠贤出生于辽宁新民。1959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浓厚科学氛围熏陶下,他立志科学报国。1964年,赵忠贤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974年,赵忠贤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接触到了世界超导研究最前沿。一年后回国,他立志要做高临界温度超导体。此后,他在高温超导领域耕耘至今。

  1987年2月,赵忠贤带领团队在钇钡铜氧(YBCO)化合物中发现了临界温度93K(-180.15℃)的高温超导体,并在世界上首次公布了元素组成,刮起了一阵研究液氮温区超导体的旋风。短短几个月,赵忠贤从一名中科院物理所普通研究人员,变成了国际超导研究领域代表中国的符号。他和团队也因此荣获198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集体一等奖。

  赵忠贤及其团队的工作极大提升了中国物理学界的国际地位。1987年,他受邀参加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是仅有的5位特邀报告人之一。当时,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有如此高的待遇极为罕见。荣誉和奖励接踵而至,赵忠贤却淡然地说:“荣誉归于国家,成绩属于集体,我个人只是其中的一分子。”

  科研路上,他没有止步,依旧一门心思扑在实验室里。时至今日,年逾八旬的赵忠贤依然没有停下脚步,他经常去实验室,了解最新研究进展,给予指导和建议。

  “期望有一天,由中国人发现更适于应用的超导体,甚至室温超导体,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赵忠贤说。

  “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获得者黄大年

  黄大年,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中国地球物理学家,曾任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首任部长,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了党和国家的教育、科研事业,黄大年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黄大年1958年出生于广西南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197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春地质学院”进入应用地球物理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那时,24岁的他为同学留言写下了“振兴中华 乃我辈之责”。

  怀揣强国理想的黄大年,1992年被公派到英国留学,仅仅一年他就成为英国利兹大学的一位博士生,而后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

  拿到博士学位后,黄大年曾在ARKeX公司工作12年,致力于开展高精度重磁场探测装备及数据处理解释方法技术研究,长期从事海洋和航空快速移动平台高精度地球微重力和磁力场探测技术研发,专攻高效探测技术服务于海陆大面积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逐渐成为研究地球物理领域高科技敏感技术的少数华人科学家之一,成就斐然。

  2009年,当得知祖国需要时,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厚条件,从英国剑桥回到祖国报效。2010年开始,黄大年先后担任国家深地计划中“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和863计划“高精度重力测量技术”项目科研重任,为祖国巡天探地、潜海铺路锻造利器。

  2016年6月28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黄大年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的地球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项目正式通过评审验收,项目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意味着我们用5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20多年的路程。中国从此进入深地时代。

  黄大年曾在给母校的一份工作自述中写道:“回想当初的选择,我没有后悔过,父辈们的祖国情结伴随着我的成长、成熟和成才,并左右我一生中几乎所有的选择,那就是祖国高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