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艺术家杨雯竞,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和马里兰艺术学院的插画专业,曾获由AI-AP举办的美国插画奖、2025JIA日本插画大奖金奖、第65届美国插画家协会银奖等荣誉。

  勇敢追梦

  杨雯竞出生在陕西西安,孩童时期的她住在家属院里,和姐姐在水泥楼梯上用粉笔随意地涂涂画画,开启了与绘画的不解之缘。课余时间,她用零花钱购买了各种漫画杂志和绘本小说。

  初中毕业后,在母亲的理解和鼓励下,杨雯竞决心考取美国的高中。在国外读高中时,杨雯竞专门选修了多种艺术课,逐步开始探索绘画创作。为了成为职业绘画艺术家,她申请了各大知名艺术院校的插画系。

  2018年,杨雯竞考入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注重各种表现技法的学习,被鼓励发展特色鲜明的个人风格。在多媒介的探索尝试和重复作画练习后,她逐渐找到独属于自己的视觉语言。

  在北京798艺术区先声画廊内举办的集体展览中,杨雯竞与其他30位插画系学生以数码版画的方式呈现电子绘画作品。打破以往的单一媒介,运用广泛的技法,她们将3D角色设计、多媒体动效与插画相结合,使作品拥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

  2022年,杨雯竞进入马里兰艺术学院插画专业深造。这期间她陆续接到商单委托,原本繁忙的研究生课程被填得更满。她花费了数月为科颜氏的春节推广做提案与创意,设计了两款无缝图案,应用于包装、平台以及店内装置。

  这段经历充实而珍贵,令杨雯竞深刻体会到文化元素在国际品牌语境下的复杂性。

  在忙碌的日子中,杨雯竞总会想起母亲的殷切话语:“花园里有的花开得早,有的花开得晚,但每朵花都会迎来属于自己的花期。要专注眼前,静待属于自己的时机。”

  多媒介尝试

  大学期间,杨雯竞与朋友共同创作了一本书,并为其创作了一系列题为《崇拜》的插画,创作灵感来自中国古籍《山海经》。这一作品最能代表她作为插画师的风格与思考,也收获了多项国际荣誉,包括日本插画大赛金奖和第65届美国插画家协会银奖。

  她们尝试将现代通讯设备“神化”,以神话的方式描绘人类对电话、传真机、路由器等设备的依赖与迷恋,构建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让观众在其中体会人与科技关系的张力。

  文本是杨雯竞最重要的灵感来源,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维路径:从现实出发改变一个变量,再沿着这一改变推演出全新的平行世界。

  在创作过程中,杨雯竞有一套固定的工作模式。她习惯使用带横线的笔记本,先在草稿本上绘制小幅草图,确认整体构图后再转到平板上,绘制更加精细的线稿和色彩稿,逐步确定整体基调。每一个步骤都必须百分百满意,最终成品与色彩稿保持高度一致。

  杨雯竞喜欢推理小说,这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从一个微小的变化出发,她想象“如果细菌和病毒也庆祝节日会是什么样子”。在作品《圣诞晚餐》中,她描绘了充满细菌和真菌的果冻、食物、酒杯被摆放在餐桌上的画面,搭配她梦幻般的绘画表达手法,完美地展现出神奇又极具怪诞主义色彩的故事情节。

  《愿你在茫茫宇宙中找到自己》是杨雯竞参加猫的天空之城第11届插画比赛时的作品,意在祝愿跨国追梦的游子都能在平行世界里找到自我。

  深耕与交流

  杨雯竞在美国接到的很多商业委托,都与中国的节日文化息息相关。客户非常看重她作为中国插画师的身份,希望借助她的作品传递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精神与氛围。

  但在合作过程中,杨雯竞也常常感到矛盾:客户希望观众能一眼识别“中国元素”,这往往需要使用符号化、刻板化的视觉元素;但她希望能在作品中传递更真实生动、个人化的文化表达。

  杨雯竞在兔年为美国品牌“Fly by Jing”创作的火锅主题插画海报获得了美国插画奖(AI-AP),合作过程十分愉快。她说:“这一品牌的调性和我自身的插画风格十分契合,活泼、热烈、富有色彩张力。他们的四川辣椒酱在美国很受欢迎,还特意寄了很多产品给我。”

  杨雯竞感受到文化交流的另一种形式:作品不仅可以传播节日氛围,也将味觉体验以视觉的方式带给了更多人。

  杨雯竞说:“作为插画师,我们承担着一定的责任:不仅要满足市场的期待,也应该在个人创作里,持续探索并呈现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度,将自身的经历和故事融入其中,让文化传播更具生命力。”

  2024年8月,杨雯竞的插画作品在华盛顿广场公园的快闪户外市集展出。这是连接东亚品牌与纽约艺术时尚社群的一种方式,致力于探索物品的历史和东西方文化,展出了超过60位创意人士及品牌的艺术工艺,包括陶瓷、首饰、出版物和设计品等。

  杨雯竞说:“中外文化交流不仅仅是展示中国元素,更是通过插画把个人的故事和文化背景融入作品中,让国际友人看到更鲜活的中国经验与视角。”

  进入职业阶段后,杨雯竞对插画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体会,她说:“作为自由职业插画师,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插画这份工作远远不只是创作,还会有很多无关的琐事需要处理:沟通、合同、财务与宣传,这些比单纯的绘画更消耗精力。”

  杨雯竞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在热爱中保持投入,让插画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她认为,优秀的作品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创作者所思所感的外化。她说:“我将不断探索如何平衡个人风格与商业价值,以及如何在创作中永葆热情与思考这一议题。”

  这些年,杨雯竞逐渐意识到,要让创作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先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与心态,找到合适的节奏并建立支持性的环境。她也在不断学习行业的最新动态,提前为未来做规划,避免被时代的不确定性所消耗。(人民日报海外版 朱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