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2025海外华文媒体甘南行”团队走进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探访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地感受这个曾三度干涸的高原湖泊,如何历经20余年艰苦修复,蜕变为今日生机盎然的“候鸟天堂”。尕海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享有“高原之肾”“高原明珠”之称,湿地核心区的尕海湖是甘肃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海拔3470多米,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2003年,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采取湿地补偿、季节性禁牧轮牧等措施,尕海生态得以加速恢复。图为采访团成员在尕海湿地合影留念。(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
图为采访团成员前往尕海湖采风拍摄。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
图为鸟类在尕海湿地筑巢栖息。(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
图为鸟类在尕海湿地筑巢栖息。(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
图为鸟类在尕海湿地筑巢栖息。(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
图为航拍视角下的尕海湖。(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
图为航拍视角下的尕海湖。(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
图为航拍视角下的尕海湖。(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
图为采访团成员及游客在尕海湖景区打卡拍照。(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