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距生田社发布乡野生活体验活动公告已过去1个月。

“只接待了一个来自苏州的家庭。”肖磊合上笔记本,目光触碰到窗前起伏的青山,柔和沉静。他说:“寻找合适的方式与世界连接,这是生田社最想做好的。”

生田社,废弃农房中新生的事物。一年前,同济大学规划设计专业硕士生、留美“海归”肖磊和曹东川从浙江上百个村庄中选中新昌县沙溪镇生田村,开始营建乡村生活实验室。

深入乡村肌理,探索乡村生活、产业、人际互生相长的发展模式——比起建筑美学,生田社的实验内容并不被很多人理解。但这却是两个年轻人愿意留在大山深处耕耘的动力。

一天3000元,自己烧饭做菜,这是一种怎样的乡野体验

●首席记者 何超群

  一天3000元,自己烧饭做菜,这是一种怎样的乡野体验

“没有优雅的服务生,没有丰盛的自助早餐……只有一个乡野生活空间,体验费节假日一天3000元。”出发之前,对于这份昂贵,陈平心里有过无数猜想,但抵达生田社时,他还是被惊到了。

深山岙底,山泉环绕,一堆废弃泥房簇拥着唯一一座古朴唯美的新房,长方塘、枯山水、中轴花园、迷你菜畦……简朴亲切。

“欢迎你们!请仔细阅读守则,如果你们愿意实践,最高可以获得1500元优惠。”7月7日下午,肖磊礼貌地递上生田社“入社行为守则”。陈平快速浏览,露出“懂了”的欣喜表情。

陈平是江苏一家软件设计公司的技术总监。从朋友微信圈上看到生田社乡野生活空间对外开放公告后,带着家人和朋友慕名自驾而来。对陈平而言,乡村美房美景并不少见,但这份“守则”,让他感到不一样。

“守则”里没有“强制要求”,提供了“好的行为”,比如:

视生田为自家,维护生田的整洁,如垃圾分类、餐具清洗归位等。

让生田更美丽,促进生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帮助修建花卉、除草换水等。

协助接待一些不期而遇的来访者。

分享在生田栖居的生活给更多朋友,帮助传播乡野生活之美。

根据自身特长和爱好,为生田社留下作品或故事(独具风格的摄影作品当然也算),不限题材和形式……

十条“好的行为”,自主自愿,完成其中任意一项,都可享受体验费立减100元~200元的优惠,多劳多得,最高可享受1500元减免。

“其实不昂贵。”陈平此行带了妻儿,还有两位朋友。当天,大家对照“守则”,到菜园摘蔬果,烧饭做菜,清理灶台、拔草捉虫……最后结账,5人1000元。

陈平一家还得到了助农社员特别奖。那天,吃过晚饭,一家人去生田村逛,遇到村民叫卖蓝莓,陈平买了一箱,配上生田村美景和村民笑脸,发到朋友圈。肖磊看到了,为他立减200元。对此,肖磊的解释是:为生田社而来,为生田村作贡献,这是生田社倡导的“共同体”理念,“为你的行动点赞。”

“看上去他们并不想通过‘乡野生活家’来挣钱。”陈平琢磨,这不像民宿版本,那是什么呢?一天的生活,让他很想结识两位创始人,很愿意再来生田社。

“比挣钱更重要的是,让人看到乡村真正的美,唤醒深层次连接的可能性。”肖磊说。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