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钱学森先生在中国科大近代力学系的第一届学生。

少年时,追随钱学森足迹,成为钱学森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的第一届学生;青年时,以钱学森为榜样,用实际行动践行留学报国传统;中年时,弘扬钱学森精神,告诉更多人要把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作为始终不渝的信念,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专业之能融入伟大事业之中。他就是海归学长张瑜。

出国从未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钱学森先生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科学家。有幸的是,在他率先倡议创办的中国科大并担任近代力学系系主任期间,我作为第一届毕业生有机会聆听了他五年的教诲。”张瑜说。

1963年,张瑜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高速空气动力学专业,是钱学森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的第一届学生。

很多人认为,钱学森先生对张瑜的影响是从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那天开始,然而,高中时期的张瑜就以钱学森先生为榜样,从北京四中毕业那年,一心想学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原拟报考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后获悉中央决定创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学森任力学系主任,设与火箭、人造卫星等相关的专业,就毫不犹疑地改变高考志愿,报考中国科大力学系了。

“对我来说,看到并亲历了钱学森先生在教育领域的辛勤耕耘与不凡贡献。他作为首任系主任,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到师资安排,加上他的国际视野,感觉使我受益最深。”张瑜回忆说。

因为学习成绩优异,张瑜毕业后留校在近代力学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1980年起,任中国科大工程热物理教研室副主任。1983年8月调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前身之一——中科院管理干部学院工作,随后的12年间,跨空气动力学和管理科学两个学科工作。

1984年12月15日,张瑜作为中国科学院派出的访问学者去美国纽约市立学院流体物理实验室进修,并与美方教授进行合作研究。

“去纽约市立学院流体物理实验室作访问学者,是我自己选择和联系的。我同时还收到了加拿大一所大学的邀请。这两所大学对我的邀请都是带资助的,不需要国家出资负担。最终,我选择了纽约市立学院。”张瑜说。

由于张瑜在国内已经开始承担管理科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并兼任学院的教学和科研管理工作,所以出国时还带了第二项任务,即考察国外高校教学与科研管理,以便回国后作为改进和提升相关管理工作的借鉴和参考。

“在纽约市立学院流体物理实验室作访问学者,既结合我的高速空气动力学专业特长,又能兼顾考察国外高校教学与科研管理的任务。白天我在实验室做研究工作,晚上与美国大学生一起听美方教授讲《大学物理》课程,并参与给美国学生答疑”,张瑜说:“主要注意力放在调研美方大学的教学计划、教学法、教材,以及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水平,了解美方大学在教育和教学方面有哪些长处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有哪些缺点和问题我们应尽量避免。”

有时候,中午参加物理系系主任召集的短小精干的教师会议。张瑜也抓空,找机会与美方教授交流,咨询和探讨与教育和教学管理相关的问题。还争取和创造机会,参观访问了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参观访问了设在纽约长岛的美国国家实验室等。

一天午后,在得知张瑜访问结束准备回国时,美方教授走来坐在他身旁,对他说了一席话,对这段话张瑜记忆犹新。美方教授的原话是:

“Mr. Zhang:You have done your work so well that I do hope you can stay here longer. You can stay here as long as possible, as long as you want!”

“张先生!您的工作做得如此之好,以至于我的确期望您能够久留。您可以尽可能长久地留在这里,想待多久,就待多久!”

对他提出的这个问题,张瑜不需要再加思考即可回答,因为这涉及到出国进修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更好地为祖国服务?还是为了谋求离开祖国,在发达国家为个人取得好的工作机会和较优厚的生活待遇?虽然发达国家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一般要比发展中国家好,但他出国留学的目的是为了对祖国多做贡献,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张瑜说:“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国家培养、教育我们不容易,既然选派我们出来学习、进修提高,就要用所学知识尽快改变祖国的欠发达面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使近代饱受欺凌、压迫,但艰辛地养育了我们的人民过上美好、幸福和有尊严的日子。”作为共产党员,应该清楚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张瑜礼貌地向美方教授表示:“感谢您对我工作的认同与器重,但我要回祖国服务。”

张瑜出国的原计划期限是两年。两年之后,在美方教授的要求下,在他征得原单位和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组同意后,延长了8个月,于1987年8月11日离美回国。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