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创新经济投资风向标,我们目睹了许许多多由投资创造出的商界奇迹。风险与机遇并存,风投的加持让创新业态有效运行。这也反映了一个现象,创业家和创业公司如何从启动项目开始思考,如何得到资本的青睐和投资人的加持至关重要。对于投资人来说,洞察市场的好坏,挖掘投资机会也甚为关键。
《商业情报官》访谈节目带您深入了解关于创投和市场的那些事。
【导读】本次内容:当下,在中国文化崛起,原创设计新思潮的引领下,东方女性内在美得到空前的绽放。
从意大利米兰布雷拉美院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职于专业大杯内衣品牌——桑扶兰品牌创意总监。她是周曦,今天我们与她一起来聊聊关于国潮文化、关于东西方审美差异、关于「大杯女孩」的那些事。
对话实录
Q:对于你来说,回到国内发展的优势和挑战是什么?
周曦:我觉得优势可能是受西方的思想更多元,更开放一些。对设计来讲能带来更大冲击和灵感,对美的多元化接纳度高。而挑战也是在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国内更偏向于追求白幼瘦。比如说你长胖了,周围会有很多异样的眼光问你怎么还不减肥?这种的干预会比较多,这和媒体的引导也有一定的关联。现在互联网会有很多的声音来指导你,健康指标或者一些审美的轰炸式的信息指导,让一些人对自己身体的部位有顾虑,我个人认为这种定性是不标准的。
比如前一阵子清华美院毕业展事件,大家在讨论审美会不会过分西方化亚洲脸孔?为什么要按西方的审美去选择模特?比如说吕燕,她国人眼里并不美的女人,却在高傲的巴黎时尚界赢得了一席之地。其实在追求多元化的审美上,我们需要有更多的改变,只有这种文化的差异更小,对于我们的设计来说,才会得到更多人的欣赏和认可。
Q: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差异在哪呢?
周曦:不同国度地域的市场差异非常大,比如品牌的溢价和原创性的保护都会有所差异。在西方品牌的溢价和原创性的保护做得非常好,有更多人愿意去这样做。
就品牌而言,在国外市场不是名声很大,消费者就会买单。而是品牌有新颖独特的创意点,就能吸引到消费。但一方面国外这种激发你创业氛围会比较少,品牌发展的速度平缓,家族企业多。在国内市场就一定需要做营销,做到一定程度才会有人愿意为这个品牌买单,大部分消费者比较理性。
Q:海龟回国创业会更有优势吗?
周曦:对于海归创业者,我觉得在中国这个市场,做短视频或者做平台的发声者也好,先把自己立起来,也就是再去做一些东西,是创业更好的一条路。或者你能够恰好抓住市场受欢迎的可能,一步步也能够做起来,但我始终觉得设计师应该更多做出一些好玩的东西。近两年网红经济发展迅速,其实这也是设计师的时代,支持个性,让创意能够生根发芽。
Q:为什么会选择内衣行业?
周曦:因为市场前景巨大,文胸市场份额现在在中国应该是在1100个亿左右,可以说是服装界最后一块大蛋糕,大家都想进来。而这块市场规模又分不同的人群,大杯文胸大概占到10%的市场份额。包括618冲在前十的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品牌也有在做大杯文胸,所以我选择内衣行业,来源于对这个市场的信心。
Q:你是怎么发现大杯内衣市场需求的呢?
周曦:市场刚需和时代审美转型。对于我来说,小杯的人穿文胸是更多心理的需求,因为在中国漏点这件事情接受度非常低,自己可能也会觉得尴尬,所以一个是遮蔽的心理需求。同时可能希望自己的身材看起来更性感,更漂亮这样的心理诉求,还有一些希望搭配更好看。
而对于大杯女孩来说,它是一个必要的需求,因为对于大罩杯的人来说,必须穿内衣,因为穿比不穿内衣要更舒服,这是一种刚性需求。不穿会难受,会不舒服,其实你看现在网上会有很多这种话题,包括无钢圈,无尺码,这种概念非常火爆。
Q:你认为未来的内衣大杯市场环境会是什么样的?
周曦:未来的中国,一定是越来越包容的环境。我最开始做这个产品的时候,其实也了解到市场上有一些大罩杯的女性比较羞涩,她们希望内衣能够让自己的胸显得小一点,这样穿裙装或一些廓形的衣服会更好看。
其实这也是大家逐渐接纳自己的一个过程,谈到这些话题,包括现在提到的拒绝身材焦虑,胖一点又怎样?微胖型的身材也会有很多人欣赏。现在更多的人已经自我认同,不会有身材的焦虑,很欣赏现在的自己,这种声音也值得被鼓励。
Q:为什么很多内衣品牌都是用的外国模特?
周曦:这可能是我们内衣品牌的一个通病。未来也会适当做调整,因为国外的模特或多或少会给消费者带来一种高级感和氛围感。
我很愿意用国模的形象,但是在国内又很难找到一个非常契合的模特来展示我们的产品,这也是现在所遇到的一个痛点。我们做大杯文胸,既要漂亮,又要丰满,还要有神采,暂时没有找到这样一个合适的模特,如果你有合适的模特经纪公司,请马上推荐给我。
Q:作为内衣品牌,桑扶兰品牌会考虑走资本化路线吗?
周曦:借助资本和互联网的力量的确可以发展迅速。桑扶兰品牌不是纯粹从互联网平台发展起来的,但我们也完全不用畏畏缩缩。我们17年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互联网短视频这一块,但那个时候更像是诺基亚看苹果的感觉有很多的疑惑,后来才发现是大势所趋,但互联网的红利不会那么快消失,目前我们会比较稳扎稳打的路线布局。
Q:你是如何看待当下国潮热的?
周曦:我们现在有一些品牌,不论服装还是文创类的,很多打上国潮标签的产品把传统图案印在现代商品上拿出来。我认为这是一种复古、怀念的行为,并不是国潮,它的商业价值也并不能真正被激发出来。当然还有一些品牌从色彩、结构上去着手,打散重组,这样的设计我是觉得更有趣的。
我想到日本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他当时去巴黎的时候,国际对东方的设计师认可度还不高,大家都以为他会把日本传统的东西搬到国际市场,比如日本的和服、日本的一些传统元素运用的西方的设计中。他在当时说:「如果只是把我奶奶辈的东西搬到国际,我不觉得他是一个很好的设计,因为和服对于其他的民族来说是新鲜的,但对我来说是害羞的,我不会去这样做。」
最后他是把褶皱的元素运用设计中,非常具有标志性,有东方的禅意线条美。通过立体裁剪,让身体得到很好的释放,让服装和身体有了空间感,流动感。通过一些裁剪和宽大的结构去勾勒身材。这才是想象中的东方设计,非常有意境。我觉得现在的国潮也需要这样,需要有更多的创新和创意在里面。国潮背后的文化、经典、意义该怎么去输出到国际,让其他国家的人理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Q:你对亚文化有了解吗?
周曦:在我的理解中,应该是像以前的一些比较小众的文化,二次元文化或地下乐团等,这些有很多好的东西没有展现出来。对于亚文化的发展,我觉得还有很大的空间。中国非常大,有这样的市场基数,任何一个小众文化,蕴含的市场潜力都是巨大的。
例如现在的盲盒文化,泡泡玛特这样的企业,市场估值有800多亿。线上也有很多的开盲盒视频,不管你是不是在消费这个,但是你都在各个平台看到很多相关的咨询。亚文化在中国是亚文化,但是这个基数可能是一些小一点的国家的主流文化份额,这些都是相对而言的。中国这个市场,做任何生意,只要用心做,都有很好的前景,桑扶兰在细耕的大杯市场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