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智先行 活力杨浦丨杜建忠:做一名有家国情怀的科研人

新冠疫情仍未消散,在沪上各大医院,一线医护人员依旧每日穿梭在隔离病房,顾不上满脸的口罩勒痕、被汗水浸透的衣衫和起雾的护目镜。在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办公室,杜建忠教授不禁思索:去年,课题组研发的护目镜抗菌防雾涂层液是否能够产业化,为医疗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0年2月初,刚从湖南老家回沪的杜建忠接到了上海一家三甲医院的求助电话:“杜老师,我们遇到一个困难,现在戴的护目镜几分钟之后就起雾,不方便扎针,能不能设计一个可以防雾的护目镜?如果还能抗菌抗病毒,就更好了。”接到消息后,课题组几位老师立即赶到嘉定校区的实验室,紧急研制出护目镜涂层配方,经测试,涂层效果可以持续至少半年。事后,杜建忠一直用这个例子勉励学生:“别看我们平时做基础研究,但是社会一旦有紧急需要,我们就可以迅速调用过去的知识储备,研制出抗菌抗病毒等材料。”

杜建忠教授带领的课题组,是同济大学“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2010年以来,杜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深耕高分子材料领域,在科研的道路上探索难题、解决难题,敢突破敢创新,用知识与智力造福社会。很多人说,杜教授的课题组是个温暖的大家庭,作为“大家长”,杜建忠是一位有情怀的科研人。

科技强国 贡献己力

今年是杜建忠加入同济大学的第11年。来上海之前,他曾在中科院化学所攻读博士学位,并赴德国和英国以博士后身份从事材料和化学领域的研究。最终回国,是经过了一番慎重考虑。

“我当时比较了英国和中国的科研环境、发展趋势。在英国,博士后的课题一般是由合作导师确定的,博士后有一定的主动权,但远远没有中国的舞台这么大。我看到中国当时对科教兴国非常重视,机会要比国外要多很多。也可以看到,学术期刊上,中国人的名字越来越多,中国的科研质量也飞速发展、飞速提高。”杜建忠说,回国发展是对他来说最好的选择。

2008年恰逢北京奥运会,他清晰地记得,奥运圣火在海外传递的过程中,曾遭到西方政治因素和反华势力的持续干扰。在那一刻,杜建忠和当地一些留学生和华人华侨勇敢站出来,坚决维护圣火的传递。“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国家的强大是非常重要的。”杜建忠说,那时起,他更加坚定了要回国的念头。

2009年,杜建忠受聘为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2010年起,他全职在同济大学任教,并组建了自己的课题组,专注科研创新,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并在2019年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杜建忠感叹:“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取得了科研成果,最关键的是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学生,使我们的科研工作后继有人。”

突破创新 为医所用

作为一名导师,他始终鼓励学生:对一个科学家来说,我们很关注“从0到1的创新”——创造出世界上本没有、但非常重要的物质。“尤其是概念创新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引领一个新领域的发展。”

杜建忠至今引以为豪的,是课题组2017年发表的“以糖控糖”新概念。他们研制的高分子囊泡是一种神奇的纳米材料,能在血糖浓度升高时自动“吸入”葡萄糖并存储起来,而在血糖浓度降低时自动“呼出”葡萄糖,从而维持血糖稳定。这种不打胰岛素、不吃降糖药的囊泡开辟了糖尿病治疗的新思路。

从2010年提出这个前所未有的大胆设想,到2017年正式发表,杜建忠坦言,虽然过程很“痛苦”,但很有意义:“这个成果产出在上海,也给上海科创打上了一个烙印,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和同济大学是创新之城、创新之校。”

第二代“以糖控糖”囊泡、护肾血管造影囊泡、骨靶向囊泡……在高分子囊泡的科研之路上,杜建忠带领课题组,把专业和许多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肿瘤患者不断探索新的诊疗手段。他们也用实践证明,很多医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材料的设计和化学的方法。

沟通中外 引智引才

2019年的一天,杜建忠的邮箱里收到了一位叫埃里克·科内尔(Erik Jan Cornel)的荷兰学者的来信。原来,埃里克是看到杜建忠在国际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希望加入杜建忠的课题组,来上海做科研。他曾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攻读博士(导师为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来到中国后,在同济大学的协助下,埃里克获得博士后国际交流引进计划、中国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资助,致力于以高效的方式合成可降解生物医用纳米材料,以期治疗多种疾病。

“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对于建立良好的国际合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从小接受的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有着诸多不同。但我认为,中西方通过相互学习可以收获许多,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这是在上海工作和生活了一年多后,埃里克的肺腑之言。听到这里,杜建忠很欣慰,也深有感触。

“西方国家很多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报纸、电视上。”杜建忠回忆起自己在国外的经历:“我记得一位外国教授曾告诉我,之前他对中国没有什么认识,只知道中国是米饭为主食的国家,直到2006年他指导了第一个中国留学生后,才对中国有了印象。”

这也是杜建忠回国后,多次邀请学科领域的国外知名学者、院士和诺奖获得者来到同济大学的重要动因,不仅是开展学术交流,也希望以科研为纽带,改变对彼此的偏见,从而进一步促进双方合作和人文交流,提高科研水平。

更令他振奋的是,正因为这些年来的努力,同济大学材料学科顺利申请到了国家级的创新引智基地,通过将海外学术大师“请进来”,与校内的年轻骨干一对一交流合作,进一步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2020年,杜建忠荣获第八届“中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作为同济大学侨联主席,首先要做好服务各位老侨新侨的工作,另一方面,杜建忠说,自己是“侨”,也是“桥”,要发挥桥梁的作用,“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微薄的力量。”这或许正是一批批像埃里克这样的国外高端人才愿意来到上海、加入同济的原因。

而在同济周边,赤峰路、密云路、国康路、四平路已形成“环同济知识经济圈”,逐渐成为“创新杨浦”的一个缩影。在杜建忠看来,这正是杨浦人才集聚的体现,也是海纳百川的城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