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外回来,就是因为这颗中国心。现在要只争朝夕,让我们拥有强大的‘中国芯’。”2月22日,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杨鑫对记者说。

日前,以杨鑫为第一作者的一项课题研究成果,被国际顶级物理学学术刊物《物理评论快报》发表。该成果首次在电子领域构建了暂态宇称时间对称系统,在电子系统电磁干扰抑制、耦合系统暂态分析、机械减振降噪等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杨鑫是一名年轻海归,生于1987年。他介绍,自己小时候动手能力强,“喜欢研究电路板”,本科进了华中科技大学,后相继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剑桥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留在剑桥大学电子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剑桥大学康河河畔,立着徐志摩《再别康桥》诗碑。“每次路过,我都能看到很多驻足赏读的外国人,这让我感受到了祖国日益强大的影响力。”杨鑫说,2013年暑假,几位剑桥大学同学和他一起到了中国,坐在飞驰的高铁上,大家都在感叹中国巨变。“一位来自经济专业的英国硕士研究生艾萨克说,英国用了几个世纪才实现的繁荣,中国改革开放后仅仅用30多年就实现了。”

2015年,杨鑫学成归国。31岁时,他获聘为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支持下,他成为中国工程院罗安院士团队核心成员、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核心成员。

“我很幸运,能够结合祖国的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杨鑫介绍,在罗安院士大力支持下,他率领一个团队打响了功率半导体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坚战。

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研发与生产是半导体产业的核心。比如,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它是电能变换装备的“心脏”,在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但其市场份额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直到2016年,我国才逐步具备生产该器件的能力。

杨鑫说,自己能率领团队从事该领域研究,“正是一个展示自我、创造价值的好机会”。经过不懈努力,他主持或参与了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同时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等机构合作,取得一系列成果,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

“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湖南对科技的重视,对科技人才的关心。现在,我们团队刚刚进入状态,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一场大雪,湖南大学校园银装素裹,杨鑫步履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