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她力量”的推动。在第112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扬子晚报与江苏省欧美同学会联合关注江苏优秀海归女性,让我们一起来走近“她们”,一睹“她智慧”和“她力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徐昇

朱伟云:科研和人生,都要勇于破界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从一开始的研究领域不被看好,到一手组建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连线国际合作项目30余项,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朱伟云,用一句话概括了在探索中永保激情的“秘笈”:“不管是科研还是人生,都别自我设限,要勇于破界。”2021年,她获评南京农业大学“立德树人楷模”。

朱伟云

1997年,朱伟云作为首批引进人才,正式到南京农业大学工作。当时提起“动物肠道微生物”,国内还无人问津,朱伟云的研究不被理解、更不谈被看好。为了打破科研僵局,1999年,孩子才6个月大的朱伟云毅然决定出国交流,前往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寻求可能的合作机遇。

深入接触后,朱伟云意识到,作为全国动物科学领域的研究重镇,南农应该尽快与国际“接上轨”。于是,她决定提前回国,专门邀请了学界泰斗韩正康先生“坐阵”,同时请来了荷兰瓦大的动物科学系系主任,详细介绍了南农在这一领域的设想与规划,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谋求合作。严谨的态度、合作的诚意打动了瓦大系主任,双方决定联合培养博士,并开展项目合作。

2004年,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交流经费,朱伟云办起了分子微生态的全国培训班,专门请来了瓦大的高级实验师,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纷纷前来培训,圈子逐渐打开。2005年,朱伟云又发起了国内首个“动物消化道分子微生态”国际学术研讨会,英国、荷兰的教授应邀做大会报告,浙大、中国农大、云南农大等国内高校纷纷委派教师前来参会,如今该国际研讨会已形成了2年一届、300人次的规模。2009年,欧盟“猪的肠道健康”项目框架发布,南京农业大学作为唯一欧盟外合作单位,参与该项目第七框架的研究。

从组建南农消化道微生物团队,到将团队从校级平台建成江苏省消化道营养与动物健康重点实验室,再到开拓相关研究的国家级平台、牵连起国际联盟,作为一名女科学家,朱伟云拿出了创业者的果敢与勇气,白手起家、从0到1垒砌平台、汇聚资源。

朱伟云是学植物病理出身的,博士阶段开始研究微生物,在英国读博士后期间正式探入动物微生物领域,正是这样的“三级跳”,让她意识到,研究做到一定境界,机制、机理都是相通的,学科的差异不是壁垒、而是利器,是激发科研想象、打开科研天地的利器。

对于朱伟云团队的青年教师而言,每两三周一次的组会是“雷打不动”的,朱伟云希望培养的是“1+N”型人才。所谓“1+N”,就是在专业素养这个核心的1之外,打开学术视野,从业界与学界、校内与校外、全国与全球的范围内去捕捉最新动态、获取科研与实践的灵感。

朱伟云回忆,“我的两位导师,中国农大的沈其益教授和中科院微生物所的宋大康教授,在我读书的时候,就支持我出国留学,并教导我先‘跟踪学习’,之后要‘回国服务’。”这样的精神在她的学生这儿得到了传承,在朱伟云课题组,青年教师出国比例占到了87%,不少老师出国后又回到了课题组,与朱伟云一起,将国内消化道营养的研究推向深入。

在朱伟云看来,科研的终极目标是追求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指导学生们发论文,不应该一味追求数量,而更应看重贡献。她常和学生说,“你们的论文,要看的是the impact(影响力),而非impact factor(影响因子)。”如今,由她指导的研究生近200人,包括留学生,其中多人任职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动物营养与饲料行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并在重要岗位担任要职。

史小丽:为湖泊生态环境健康贡献“她力量”

史小丽,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后,现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纪委委员、湖泊生物与生态党支部书记、湖泊生物与生态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藻类学会理事。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学术奖励与荣誉称号。凭借优异的科研成绩,2022年,史小丽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三八红旗手”。

史小丽

史小丽深耕于湖泊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研究领域,长期为美丽江苏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她开创了“湖泊超微型浮游藻类生态学”基础研究方向,主持“十三五”巢湖水专项、“太湖蓝藻水华监测预警”“洪泽湖蓝藻水华预测”等10余个项目和课题,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

作为女性科研工作者,史小丽以独有的细腻和坚韧在科研道路上勇攀高峰。史小丽常常回忆起当年带着团队来到新疆调查湖泊生态现状的往事。当时,作为领队的她,每天白天急着赶路、跟湖库管理者沟通联络、下湖采样,晚上还要带学生抽滤样品。一个多月来,除了罗布泊无人区,她几乎跑遍了整个新疆。因为赶时间,她在乌伦古湖采样时碰到很大的风浪,却硬着头皮上船,边吐边干活。回想这段经历,史小丽坦言当时压力极大,环境也非常辛苦,但是她依旧坚持下来,最终获得了新疆20多个湖泊的水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浮游微生物、沉积物样品,为系统掌握新疆湖泊的水生态环境现状奠定基础。

湖泊,是长三角地区最灵动的生态基底,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史小丽开展了江苏省多个湖库生态环境问题的诊断和治理工作,扎根太湖和洪泽湖蓝藻水华预测预警的第一线,多次参与蓝藻异常状况的分析研判,以科研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为江苏人民的饮用水安全和打造南水北调“清水源头”保驾护航。凭借在蓝藻水华控制方面的突出研究,史小丽还受邀在合肥市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上作专题报告,深入分析巢湖蓝藻水华的发生强度和原因,在高平台上提出巢湖蓝藻水华防控的思路,充分发挥科技智库作用。

她针对水体富营化影响湖泊生态环境的痛点问题,围绕湖泊蓝藻水华控制,形成全过程防控技术创新链,有效指导蓝藻水华治理实践。通过长期研究揭示湖泊超微型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组成和生态学特征,丰富和发展了藻类生态学理论,分离鉴定了20余株纯淡水超微藻藻株,填补国内外藻种库中淡水超微藻的空白。

既是孜孜不倦的科研工作者,又是求真务实的党支部书记,肩负多重身份的史小丽在不同角色里演绎着同样的巾帼风采。作为湖泊生物与生态党支部书记,她坚持党建和科研相融合,带领支部和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在业务交流中实现优势互补。通过组织“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学党史祭英烈守初心”等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党员拧成一股绳,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协同攻克了浅水营养化湖泊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相关技术已应用于治理我国100多个富营养湖泊,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落到实处。

姚卓:苏绣“绣二代”的坚守与创新

今年28岁的姚卓出生在苏州镇湖苏绣之家,母亲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姚卓4岁时就在母亲的影响下拿起绣花针学艺。成年后的姚卓前往美国和英国留学,研究生就读于世界排名第一的艺术设计院校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她一边学习一边磨练自己的苏绣技艺,立志在与时俱进的时代发展中传承和弘扬苏绣非遗文化艺术。姚卓学成归来后,在苏州姚建萍刺绣艺术馆从事苏绣设计和创作工作。这个拥有世界视野的“绣二代”有了更强烈的使命感:将传统绣技融入现代审美,让苏绣走进寻常百姓家。

姚卓

“苏绣传承了2000多年,不该只待在博物馆里,只有融入普通人的生活,才能让它真正‘活起来’。”抱着这样的初衷,2018年初刚回国,姚卓与家人创建品牌“姚绣”,通过更具现代气息的创新设计,为传统苏绣注入时代活力。“姚绣”致力于将非遗融入生活,坚持手工,坚持原创。以苏绣为核心,传承为使命,设计为方法,将工艺美术的媒介与形式拓宽,探索非遗回归生活的理想方式。

姚卓还创办了姚绣课堂,专注于中式刺绣技艺研究与教学并致力于非遗文化传播与推广。近些年,姚卓多次走进三江侗族自治县、内蒙古康巴什区、新疆尼勒克县等地区,通过开展苏绣技能培训传授技艺,助力乡村振兴和民族刺绣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绣娘走上致富道路。2021年,全国妇联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妇女手工创新创业大赛上她荣获助力贵州苗绣产业入围奖。

不仅如此,为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喜爱,姚绣课堂走进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2021年与北京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合作将苏绣成功推广到中小学生中,现培训成员已超过千名。

多年来,姚卓参与多项刺绣国礼及重大作品创作过程,多次获得工艺美术博览会等国家级金奖。2019年,她的作品“鸢尾花”胸针被外交部选定为国礼,赠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夫人。2022年,她的作品《绣》被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

姚卓用所学现代设计赋能传统苏绣,为中国非遗传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这句话是姚卓多年来坚信的人生格言。作为一名90后国家级非遗苏绣青年传承人,她热爱自己的岗位,通过自己的努力展示年轻一代刺绣人的创新创意成果,再现充满活力的苏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