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翻开厚重的南京大学百年史,一代又一代的留学生满怀报国热情和求知欲望,远渡重洋,艰辛求学。回首过往,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一大批科学巨匠全身心付出,谱写出一首首动人的篇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留学报国的崇高内涵。

李四光: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努力向学,蔚为国用。”这是孙中山先生对中国同盟会中年龄最小成员——李四光的赞誉与鼓励,也成为了李四光用一生诠释、传承的信仰和追求。

少年时代,李四光就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15岁时,李四光东渡日本,学习造船机械,立志要造出“第一流兵舰”。后因国内制造业条件有限,他远赴英国,考入伯明翰大学,最终选择了地质专业进行学习深造。

辗转多地终回国

1949年新中国诞生前夕,周恩来总理亲自提名李四光为政协委员。国民党方面得知此消息后,立即派人给仍在英国的李四光施压,让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邀约,否则就通过英国政府将他扣留。

得知此消息的李四光当机立断,退掉原本的船票,将重要的手稿、护照塞进一个小小的公文包,乘坐货轮来到法国,再乘坐火车前往瑞士。几经周转,在瑞士和德国交界的巴塞尔与家人会和,最终登上开往中国的货轮。

周恩来总理一直关注着李四光的归国行程,并派人秘密前往香港接应。1950年4月6日,李四光和家人冲破重重阻挠,终于回到新中国的怀抱——这片朝气蓬勃,但又百废待兴的土地。

谱写地质新篇章

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1950年,李四光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并于1952年出任地质部部长。

任职期间,李四光充分发挥自身专长,投入到填补国内地质学空白工作中去。在他的组织下,我国建立起独立的地质工作体系,开展大规模地质普查,实施重要矿种会战,有力支撑了新中国工业体系的建立。

在他倾注毕生心血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甩掉了“贫油国”帽子。他指导的铀等放射性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两弹一星”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海五洲桃李艳

李四光既是一位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李四光以毕生精力育桃李,为繁荣中国地质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民国时期,李四光长期担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主任,为发展中国地质事业、提高中国地质科学水平输送大量地质学家。同时,他还担任过北京大学评议会的评议员和理学院的庶务主任,协助校长蔡元培,为北京大学的校务建设作出贡献。此外,李四光参与筹建武汉大学,并于1932年代理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的校长。新中国成立后,在地质部筹备召开的地质教育工作会议上,李四光为国家地质教育事业打下坚实基础。他亲自主持了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和东北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建院工作。在李四光的关怀下,又扩大建立了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以及许多中等地质技术学校,为开展地质勘探、地质科研培养了大量各类技术干部,促进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

一心向党,一生为国

“我入党了,这是我一生中最愉快不过的事情!我活了70岁,到现在,才找到了归宿。”在1959年《中国青年报》上刊登的文章里,李四光这样说道。

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李四光长期掩藏在心中的一个愿望。1958年12月,在时任地质部副部长何长工、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劲夫的介绍下,李四光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尽管入党时已有69岁高龄,李四光仍激动不已,形容自己的心情“就像初生的婴儿”。成为党员为他的生命开启了崭新的一页。之后,李四光以更加旺盛的精力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之中。周恩来总理曾给予他高度评价,称他为“科学界的一面旗帜”。

“人民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一直到我不能做的时候为止。”立足实际、开拓进取,李四光走出了一条“科学救国”之路,他用行动履行着自己向祖国和人民的诺言。

李四光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攻坚克难的创新精神、诲人不倦的仁者风范、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都值得后人敬佩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