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翻开厚重的南京大学百年史,一代又一代的留学生满怀报国热情和求知欲望,远渡重洋,艰辛求学。回首过往,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一大批科学巨匠全身心付出,谱写出一首首动人的篇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留学报国的崇高内涵。

“常有人问我对自己价值和人生追求的看法,我说,我的目标是一切为了祖国的需要,‘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是我的信念,正因为这样的信念,我才能将全部精力用于我从事的科研事业上。”

——程开甲

1964年10月16日15时,新疆罗布泊上空闪过一道亮光,惊天巨响后,一颗蘑菇云冲天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为了这一声“东方巨响”,无数科研工作者隐姓埋名,无私奉献。“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便是其中的一位。2014年1月,程开甲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习近平总书记为其颁发奖励证书。

“就是从那一天起,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

1937年,程开甲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取浙江大学物理系的“公费生”。那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中。在校长竺可桢的领导下,学校不断搬迁,泱泱中华,竟没有一张能让学生安心读书的课桌。落后就要挨打,从那时起,“科学救国”的信念便深植于程开甲心中。

1945年,程开甲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奖学金。转年8月,程开甲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爱丁堡大学教授马克斯·玻恩。

1949年,程开甲从电视里看到英国“紫石英号”军舰在长江游弋阻扰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遭解放军数十枚炮弹击伤、举起投降白旗的画面,那一刻,程开甲腰杆挺得笔直。

1950年,程开甲婉拒玻恩教授的挽留,放弃英国皇家化工研究所研究员的优厚待遇、科研条件,购买了大量所需的书籍,简单整理好行装,回到浙江大学任教。1952年,全国高等学院院系调整时,程开甲被调到南京大学物理系,一直从事理论物理的教学和研究。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程开甲回国不久,我国拉开制造原子弹的序幕。时间拨回1960年的夏天,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郭影秋递给程开甲一张纸条,告诉他需即刻前往北京接受任务。第二天,按照纸条上的地址,程开甲赶到了北京。从此,“程开甲”这个名字进入了国家绝密档案,他毫不犹豫地服从这一重大转变,成为第一颗原子弹研制队伍中的一员,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院)副所(院)长,分管状态方程理论研究和爆轰物理研究两大项工作。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于1962年夏天提上日程,程开甲被任命为原子弹爆炸靶场试验的技术总负责人。面对理论和技术上的一片空白,程开甲主持制定了《关于第一种试验性产品国家试验的研究工作纲要》及《急需安排的研究课题》,制定了第一颗原子弹装置在百米高铁塔上爆炸的方案。

1964年10月16日,惊天巨雷振奋了中国,震惊了世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

1969年9月23日,我国首次地下平洞方式核试验成功;1976年10月14日,首次地下竖井方式核试验成功。这些试验的成功,打破了美苏英的遏制,为我国核试验的发展赢得了主动,对核武器的研制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其中都离不开程开甲。

“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强起来”

大漠戈壁20多年,在程开甲主持的一次次试验成功的背后,是严谨科学、周密细致和万无一失的安全保障,也是程开甲的创新拼搏和舍己奉献精神。

首次地下核爆炸成功后,为掌握第一手资料,程开甲决定进入地下爆心去考察。到原子弹爆心作考察在中国史无前例,谁都不清楚洞里辐射量有多大。程开甲不顾个人安危,在刚刚开挖的直径只有80厘米的小管洞中匍匐爬行,最后进到爆炸形成的一个巨大空洞中。洞里温度高达40摄氏度以上,他和同事们忙得汗流浃背,只为取得中国地下核试验现象学的第一手资料。

首次地下竖井方式核试验前,程开甲坚持要坐吊篮下井。因风险大,没人同意他坐如此简陋的吊篮下去,核试验基地副司令员孙洪文实在拗不过他,只得说:“最多下到100米,多1米都不行。”这次“百米探底”的冒险,为程开甲改进竖井核试验设计方案,提供了难得的直观认识。

作为我国核试验的技术总负责人,程开甲带领科技人员建立发展了我国的核爆炸理论,并在历次核试验中不断验证完善,成为我国核试验总体设计、安全论证、测试诊断和效应研究的重要依据。他还指导、开创了核爆炸效应的研究领域,领导并推进我国核试验体系的建立和科学发展,满足了不断提高的核试验需求,支持了我国核武器的设计改进和运用。

87岁时,程开甲亲笔写下:“科学技术研究,创新探索未知,坚韧不拔耕耘,勇于攀登高峰,无私奉献精神。”这正是他一生所坚持和奉行的,也是他科学人生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