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多的科技创新。

朱有勇驻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蒿枝坝村,脱贫摘帽以后,农民的口粮从粗粮换成了大米。但是村里没有水田,只有旱地。针对这个问题,朱有勇团队成功研发出水稻旱地种植新技术,实现了水稻上山旱地种植,解决了口粮生产的难题。水稻上山有两个创新点:第一个创新点就是水稻的旱地分蘖。自古水稻都是种在水田里面,团队选育了一系列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在旱地条件下与水田一样,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个创新点是旱地除草,旱地的杂草比水田多得多,团队根据杂草的生长规律,研发了杂草萌芽期的封草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

朱有勇说,水稻上山很受农民欢迎,今年云南推广了50万亩,蒿枝坝村推广了405亩,最高亩产788公斤,最低634公斤,总产28万公斤。蒿枝坝村277人,人均产量超过1000公斤,饭碗牢牢地端在了我们自己手中。

认识朱有勇代表

1996年

在完成了两年悉尼大学

分子植物病理学有关项目研究后

朱有勇谢绝了悉尼大学的挽留

带着妻子和女儿

回到了云南农业大学

他为何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

“农民院士”“土豆院士”?

他如何带领团队

穿梭在澜沧的田间地头

为当地民众脱贫致富

贡献智慧?

让我们一起

通过一个个故事

走近朱有勇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