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的小伙子,整天跑工地,和有污染的泥土打交道,钻研怎么修复它们,这个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无锡市梁溪区某工地上,工人们指着远处的一个小伙子告诉记者。他叫时清,江苏国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硕士毕业后,放弃国外的就业机会,决心回到国内要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干出一番成绩。

学成归国 每天挖土

在梁溪区的一处商务园区,时清就在这里工作。时清大学时选择了环境类专业。在大多数同龄人都喜欢计算机、金融或工商管理类专业时,他的选择确实有点“另类”。大学毕业,他又去美国同一个专业读完了硕士。“我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把根扎下去,把它做深做透。”时清表示。

2018年回国后进入父亲的公司,他并没有在公司原本所擅长的大气治理、废水处理、河道治理等细分领域提供专业技术服务,而是选择另外一个全新的“战场”——生态环境调查及生态修复。“和农民工一样,去工地上挖土,每天和泥土沟通交流。”时清回忆,别人忙完了,他还要打开电脑完成数据录入。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他也跟着项目经理学,不断积累经验。他还会跑去询问专家教授,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再对症下药。

突破瓶颈研发专利

作为年轻人,时清勤学好思。

在公司的墙上,有一面专利墙,挂着20多项专利,有一半都与时清有关。记者注意到一项针对河道生化处理的专利,时清解释,关注到河道治理时,喜欢养金鱼的他就想着,有没有办法让河道变成一个生物滤池,如同大型鱼缸具备自洁功能。他思考将水抽到滤池,通过鹅卵石、火山石再加绿植、菌种来实现河道内部水质的自行净化。这个专利后来运用到了耕渎浜,效果不错。在土壤调查中,他发现江南地区的土质含水量高,比较粘,机器很难进行粉碎处理,于是在挖机斗里装上了一个旋转器,挖土时边挖边搅动,使得泥土块轻松化成小块。四年来,他带领团队完成了梁溪区一系列场地环境调查与土壤修复项目,解决了一大批长期未能解决的技术难题。

绿水青山持续守护

时清说,当年在国外留学时,也曾犹豫过是否留下,但看到自己的国家越来越富强,而自己的所学,也顺应时代所需,能有用武之地,最终决定回到家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环境美起来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是土生土长的无锡人,热爱这座城市,从事环境治理工作,既能发挥专业优势,还让环境修复成果惠及百姓,这让我很有成就感。”时清说,他期待利用自己的所学,为守护碧水蓝天持续努力。

他如今还是无锡市侨青会副会长、梁溪区青联委员,他说自己要团结更多海外人才,一起建言献策,成为民间外交的生力军。疫情防控期间,他带头向梁溪区红十字会捐款上万元,捐赠价值十余万元的抗疫物资,带领公司员工奔赴社区防疫一线,在核酸检测、数据核查等岗位上贡献志愿力量,以实际行动彰显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青年企业家,在追求经济价值的同时,要注重贡献社会价值,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多承担社会责任。”这是时清一直以来奉行的理念,也是他多年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