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及时地与同事沟通技术问题,他很少去县城三室两厅的人才公寓,选择住在企业宿舍,床前就是拖拉桌,不放过任何一个出现在脑海中的灵感,哪怕是半夜也会立刻起床写代码。这是国内风电轴承的“单项冠军”浙江天马轴承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青年人才朱少成,入职一年多来的工作状态。

这位90后博士后,在德清的研究任务是开展国产风能发电机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分析和高端轴承分析软件开发,通俗而言,就是为风电轴承搭建一整套应用分析和设计软件,摆脱一直以来对国外进口软件的依赖,解决软件高效分析技术被垄断的困境。

生活、工作一年多,他在德清落户、买房,越发爱上了这座爱才惜才、营商氛围浓厚的浙北小城。源于技术上的不断突破,2023年5月,他获得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

自主研发力解“卡脖子”难题

1990年出生的朱少成本科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后直升博士,后公派到法国里昂大学里昂国立应用科学学院LaMCoS实验室机械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在瑞典吕勒奥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并在瑞典宜路科技有限公司担任项目负责人。2021年,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回国;2022年,入职位于德清县雷甸镇(高新区临杭产业新区)的浙江天马轴承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企业技术中心副主任。

据了解,中国每年生产轴承数量将近200亿套,位列全球第三,但在振动、噪声和寿命等性能上,国产轴承和外国仍然有所差距。有着多年海外学习和工作经验的朱少成十分清楚,有关轴承力学的大型软件技术是众多跨国高校和科研单位围绕各类轴承问题研究开发出的重要成果,即使在今天,海外轴承巨头依然在不遗余力地追求这项软件技术的卓越。

最高端的轴承软件和技术掌握在海外,这让朱少成有了自主研发的想法。“一直以来,企业用的是国外进口的应用软件,其关键技术和更先进的技术并不对国内开放,同时还面临着被断供的风险。”开发国产风电轴承工业软件刻不容缓。

从海外到国内、从城市到乡镇,初来乍到的朱少成千头万绪、倍感压力。“这是一项从零做起的研究,设计的技术范围很广,每天有很多想法与灵感。”朱少成说,在工程机械研究领域有一句话:结构决定功能,参数决定性能。自己所开发的这套应用软件就是要给用户精准、有效且经济的答案。

在卡脖子领域实现突破,难度可想而知。朱少成坦言,除了更多层面的仿真计算核心代码开发,光模块化的工程界面开发、参数化的三维零件开发、接口化的装配技术开发、方程化的模型交换技术及可视化的三维动画开发等所用的各类算法和技术的实现与调整,就尝试了不下万千次,花费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才完成了友好、高效和兼容的软件框架。

他向记者透露了研发进度,目前正在研发的软件,叫国产高性能齿轮传动系统分析软件和轴承综合设计软件,已经完成风电轴承—齿轮箱系统分析软件框架的搭建,实现了系统分析软件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完成各类轴承模块、行星齿轮模块等核心代码集成;完成3D CAD可视化技术的开发;未来还将实现摩擦学模块、柔性体有限元模块等的开发和集成。

坚守科研初心在德清安居乐业

天马轴承常年接受各种轴承订单,如风电轴承、新能源汽车轴承、工程机械轴承等,其间也遇到过许多技术问题,作为企业技术中心副主任,朱少成帮助各部门员工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前段时间刚刚解决了关于两点和四点接触球轴承打滑机理。”朱少成说,得益于在轴承力学方面的多面科研储备,他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经过缜密的计算,仅仅用了半天时间就解决了。

来到天马轴承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朱少成不仅建立了滚动轴承能耗研究分析框架,还帮助企业解决了新能源高速电机轴承研究问题、滚动轴承保持架有限元分析技术、轴承部件阶次频率及共振问题、定制化轴承滚子廓形设计问题等专业难题,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轴承研发周期,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对于这位技术中心的博士主任,天马轴承的技术人员都表示:“我们仿佛拥有了一个全能的知识库,以前在遇到技术难题的时候总是想方设法去外面找技术专家帮忙解决,现在我们企业就有这么厉害的专家,我们都学到了不少专业本领。”跟其他部门员工一起探讨、解决技术问题,这也是朱少成在研发软件之余,觉得很有意义的事情。

朱少成说,一开始选择天马轴承,是单纯看中了企业的研究领域是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希望能够通过项目研发推动行业进步,实现个人抱负。一年多来的工作与生活,他还惊喜地发现,在德清,不仅实现了个人兴趣与行业发展的结合,同时这里的政府服务、营商环境十分优越,环境生态宜居,这是他在工作之余的意外收获。

科研的路上不可能单打独斗,为了进一步加快研发进度,在德清县相关部门的牵线搭桥下,今年朱少成团队加入了一位来自俄罗斯的专家,专门研究轴承摩擦学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软件研发成功后,不仅为企业节约百余万元的海外软件采购成本,更能积极应对外国软件卡脖子的风险、解决软件高效分析技术被垄断的困境。”这是朱少成专心做研发设计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