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留学的历史,一个历史悠长的组织映入眼帘——欧美同学会。1913年10月,在辛亥革命创立共和、建立民国的时代潮流下,欧美同学会在北京诞生,顾维钧、周诒春、詹天佑、蔡元培等知名留学归国人员成为创立者和早期会员。民国时期中国成立了数百个政党、团体和组织,其中绝大多数很快就消亡,而欧美同学会却历经百年风雨,至今仍然保持着勃勃生机,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今年,欧美同学会迎来建会110周年,百余年的会史也是一部中国近代的留学报国史,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出国留学、回国服务,大批归国人员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作出了特殊贡献。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个特别的组织和那些留学人员倾情投身祖国建设的动人故事。
01
欧美同学会的成立
有关欧美同学会成立的可靠记载之一,便是发起人顾维钧的回忆。顾维钧1912年春回国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的英文秘书,1913年供职于北洋政府外交部。依据他的回忆,最初顾维钧等人曾组织过一个由归国留美学生组成的“留美同学会”,接着又将伍朝枢等归国留英学生扩大吸收进来,组成了一个“欧美同学会”。但这个“欧美同学会”未包括留学欧洲大陆国家的学生,可称之为小型的“欧美同学会”。此小型“欧美同学会”成立几个月后,经过顾维钧、周诒春等人的联络和劝说,又决定将留学欧洲大陆国家的归国学生组织的留法比德会联合进来,组成一个“西方留学生大型组织”,即大型的“欧美同学会”,并以“举行三个同学会联合大会”的方式,正式宣告了这个大型“欧美同学会”的成立。
欧美同学会最初在西交民巷租了一座可容百人聚餐的四合院作会所。后来选中了东华门东南的石达子庙,想以此作为固定会所。1915年,欧美同学会主任干事王景春禀请北洋政府内务部,要求将石达子庙拨给欧美同学会作办公处。当时,石达子庙归北洋政府蒙藏院管辖,按照蒙藏院的意见,1916年2月1日,内务部批复欧美同学会,“石达子庙如需拨用应购房互换”。同年5月,北洋政府时任大总统袁世凯批准了此事。
欧美同学会得到石达子庙后,当即就进行了大修,拆除了三间破败危险的庙屋,又将其余房间进行了修缮,用时约半年,1917年2月竣工。欧美同学会从此有了自己的地皮和房产,但总体上规模不大,仍然不敷使用,且设施落后。1923年春,以颜惠庆为主任干事的新一届职员,决定着手动工改扩建会所,设计任务落到了欧美同学会干事贝寿同的肩上。从1923年春开始筹划、同年10月动工的会所改扩建工程,到1924年底才初步告竣,后改扩建又持续了三四年,直至1928年才彻底结束。贝寿同不负众望,设计的新会所,不但吸收了西方先进的结构美学,同时也保留了东方传统的建筑之美。梁思成在撰写的《中国建筑史》中评价说:“欧美同学会就石达子庙重修改造,保留东方建筑之美者也。”会所的规模由此奠定,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根基,而这个会所也沿用至今。
02
早期旅欧勤工俭学和留苏
1919年3月17日,上海汇山码头。89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登上日轮“因幡丸”,他们是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第一批学生。此次出发相当轰动,社会各界举行了盛大欢送会。百年前的法国,因其先进的工业文明和大革命传统,对中国影响颇大。热心教育事业的蔡元培、吴玉章等人积极倡导和组织青年知识分子留法学习。据史料,1919年3月至1920年底,有记载的留法勤工俭学人员分20多批乘坐轮船从上海黄浦江沿线各码头出发,赴法学生累计约1600人,其中就有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
同一时期,在德国中部哥廷根大学,在比利时南部沙勒罗瓦劳动大学……也活跃着一批怀抱留学报国梦想的中国青年,其中就有朱德、聂荣臻等,他们在求索如何“以(西方)科学与精神之教育,图中国道德、知识、经济之发展”。
1920年,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发动全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选送优秀青年,在上海渔阳里“外国语学社”学习马列主义、共产党宣言和俄语。经过8个月的学习后,于1921年5月,秘密分三批从上海出发前往莫斯科,当年8月,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班正式入学,开始了他们为党留学的留学之路、革命之路,同时也开启了“百年留苏”的历史序幕。
在这个中国班的第一批学员里面,就有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等人,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从1921年至1928年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分别接收了四批近千名中国学生;同期的另一所“莫斯科中山大学”在1925年至1930年期间,也先后接收了1400多名中国学生。对于这些特殊的留学生来说,深知前方等待他们的是革命生涯,是斗争、是流血,甚至是牺牲。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所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旅欧勤工俭学和留苏学习的进步青年相继回国,在火热的斗争中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
03
留学归来
投入新中国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上下百废待兴,人民怀揣满腔热情,许多留学海外的学子纷纷投入新中国建设,尤其在科技领域最为突出,其中不乏欧美同学会的会员,如数学家华罗庚、物理学家严济慈、气象学家竺可桢、桥梁专家茅以升、声学家马大猷、建筑学家梁思成、教育家陈岱孙等,都成为新中国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人物,不少都是各自领域的奠基人。
不光如此,在新中国成立后,欧美同学会还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为新中国的建设“召唤”人才。一方面去信与留英同学会、留法同学会取得联系,使国外同学知道可以通过欧美同学会与祖国保持联系。通过这种联系,欧美同学会可以进一步为国外同学服务,如提供国内的消息、代为询问回国手续、代为寻访亲友、代购书报、代转信件等。另一方面选择一部分国内出版的报刊,如《人民日报》《新华月报》《大公报》《人民中国》《中国建设》等,由欧美同学会定期寄给国外中国留学生组织。同时,欧美同学会也号召会员直接与海外老朋友、老同学、老同事联系。如社会学家陶孟和、气象学家竺可桢等九人致函赵元任等人,希望他们能及早返国,共商中国科学院筹建工作等。
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在北京成立。从1949年到1978年,在中国科学院先后任职的十一名正、副院长中,有七名是留学人员,其中欧美留学人员占六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是欧美同学会会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从1960年起担任欧美同学会第一任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兼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严济慈1950年4月至1952年4月连任两届欧美同学会理事长。
1950年前后,钱三强、李四光、华罗庚、赵忠尧、黄昆、叶笃正、程开甲、谢希德、郭永怀、王淦昌、彭桓武、朱光亚、邓稼先等一批科学家和学者,毅然放弃在国外的优越条件,返回祖国参加建设。还有欧美同学会老会员翁文灏由法国经香港回到北京,吴文藻、冰心夫妇则从东京经香港回国。1954年,梅贻琦的独子、曾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的梅祖彦离美取道法国、苏联回国。我国导弹航天事业创建人之一、“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则是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过问下,于1955年回到祖国。据统计,到1957年,回国的留学生共有3000多人。
在海外学子纷纷回国的同时,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迫切需要,从1951年到20世纪60年代,我们国家共向苏联选派了留学生(含实习生)约16000名,当时从全国各地挑选成绩好、身体好、政治好的优秀青年,在北京俄语专科学校留苏预备班接受了一年的俄语和政治学习后,被分派到苏联20多个城市的22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所学专业涉及40多个国内急缺人才的专业,极大缓解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才短缺的困境。
这一时期的归国留学人员,因种种原因,科研、生活条件并不理想,但他们无条件地接受国家的安排,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科技领域的中坚力量。
1960年11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枚导弹在西北戈壁腾空而起;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枚氢弹试验再传捷报;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东方红》乐曲穿越太空。“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99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在距中国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39年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予以表彰。隆重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21位为留学人员,其中有10位是欧美同学会会员。
04
改革开放40余年
留学报国事业新气象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作出了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战略决策,推动形成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留学潮和归国热。
1978年12月26日,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风起云涌,第一批“扩大派遣留学”52人赴美留学,“总领队”柳百成也是欧美同学会会员。学成回国投入祖国建设的时间里,52人中李衍达、柳百成、张楚汉、陈俊亮、张恭庆、姜伯驹、童坦君成为两院院士,更有多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几乎都是各自领域的学术领军人物。
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留学生所学专业主要集中在科技领域,而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更多的留学生选择了经济学、企业管理等专业。1980年,在北京大学读大三的易纲被派往美国学习经济及管理;198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系的林毅夫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看中,推荐到芝加哥大学学习农业经济;易纲上铺的海闻从北大毕业,但没能拿到公费留学,最后被加州长滩州立大学录取,成了改革开放后北大“自费出国第一人”。10多年后,这三人一起创立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也就是后来的国家发展研究院。
改革开放40余年来,广大留学人员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我国同其他国家各领域交流合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19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到656万人,其中约86%毕业后选择回国发展。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生物学家饶毅,结构生物学家、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量子信息研究的创新者潘建伟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05
踏上新征程的欧美同学会
1982年,中断了十余年的欧美同学会正式恢复活动,在随后的时间里,许多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留苏及留东欧人员纷纷加入了欧美同学会,改革开放后留学归国的青年才俊也踊跃入会,会员从二三百人猛增到数千人,欧美同学会的发展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留学大潮也在“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政策的推动下更加高涨。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美同学会会员从1990年底的5800余人增加到2003年11月底的11700余人,登上了万人的台阶。会员的组成有了新变化,留学日本等国家的归国留学生开始大量加入。2003年,经中央批准,欧美同学会增冠了“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名,成为留学世界各国的归国留学人员之家。
2013年,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欧美同学会迎来百年华诞。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方针,同时指出,要“努力成为留学报国的人才库、建言献策的智囊团、开展民间外交的生力军”,为欧美同学会赋予了新的使命,开启了新征程。
新时代10年,欧美同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遵循,在大团结大联合的统战格局下,与时俱进,守正创新,进取有为,努力建设成为留学人员的团结之家、奋斗之家、温暖之家。
今年是欧美同学会建会110周年。回顾百余年的光辉历程,展望新时代新未来,欧美同学会将始终引领广大留学人员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笃定“国之所需,吾志所向”的信念,把拥抱“中国机遇”、投身“中国梦”作为人生选择,争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贡献者。
(本文相关史料参考《欧美同学会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