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海归故事
25
07

李薰:善于“指兔子”的物理冶金学家

李薰是我国著名物理冶金学家,是世界公认的钢中氢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他归国创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下简称“金属所”),是中国冶金科技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18
07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玉贤:"做科研,要善于提出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

年近七旬的朱玉贤院士是位中长跑爱好者,除去天气原因,他一年仍有一多半时间能保持每天健身跑5公里。身材修长、身体硬朗的他笑着说:“我一定能做到‘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12
07

“创二代”卢翰霖:拥抱转型,让制造变“智造”

要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从技术端突破中找机遇,提高综合竞争力,将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助力中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9
06

姚桐斌:唯一一位在国外入党的“两弹一星”元勋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收藏着一枚“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一枚奖章,既耀眼,又沉重,它属于姚桐斌。他的功勋被深深地镌刻进我们国家的历史。钱学森赞其“鞠躬尽瘁为航天,德昭日月感后人”。姚桐斌一生赤诚爱国,他用自己的生命,点燃了我国航天导弹事业的星星之火。

28
06

邓尚:茫茫戈壁“探油人”

黄沙戈壁,落日孤烟,在新疆石油勘探一线,这一切对邓尚来说习以为常。邓尚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系。2016年,他放弃国外石油公司的优厚待遇回到祖国,入职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简称“石勘院”),并前往勘探一线。几年时间里,他与同事将心血倾注在顺北油气田,开展了一系列地质攻关,为埋深超过8000米的油气田成功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26
06

海归古生物研究者:我给5亿多年的古生物化石拍CT

在一台显微CT设备前,穿白大褂的刘煜俨然一位医生,只不过他要面对的不是病人,而是穿越5亿多年历史的古生物化石。将CT扫描应用在寒武纪化石研究上,刘煜做出了探索。

15
06

海归“新农人”助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近些年来,一师阿拉尔市有不少大学生告别喧嚣繁华的城市生活回到团镇、连队,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田野的沃土上,让农业发展更加多样化、土地的含金量更足,周小玲就是其中之一。

14
06

留日博士和他的“番茄梦”

荆子桓是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教师。2022年,从日本攻读农学博士回国后,他扎根我国西南边陲广西从事农业的职业技术教育。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