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耀:90年代初担任加拿大魁北克驻香港首席经济代表时期

仍在路上

1993年,中国政府提出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工作方针,这让王辉耀想到了数年前,还是插队青年的自己从大喇叭里第一次听到恢复高考时的心情,他毅然决定回国发展。

  王辉耀 加拿大工作期间 留念

当时下海经商已成主流,“基本上那个时候见到一个人都跟你谈,有什么生意,哪儿可以买钢材,哪儿可以进矿石什么的,都是这些东西。”

  王辉耀 回国创业照片

王辉耀也打算创业,但当时海归创业尚未成气候,国家政策扶持力度较小,一切事宜只能靠王辉耀自己。拿出海外工作的积蓄,他在北京友谊宾馆租了一间房,既是生活起居的地方,也是办公室。他的创业的项目五花八门,但大多与国际合作、经商有关,比如吸引外资进入中国、参与三峡融资等。

“我觉得我们是中外交流的桥梁,或者说变压器,能够沟通中外双方。”这是王辉耀当时对事业的定位。

  王辉耀 全球化智库讲座 留念

2008年,中国举办了北京奥运会,王辉耀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是中国开始与世界联系更加密切的讯息。就在这一年,王辉耀创办全球化智库,并将中国的全球化战略作为智库研究方向,尤其注重国际人才研究和企业国际化两方面的相关研究。CCG从创办的第一天开始,便将国际化作为重要的目标。

其实,早在留学期间,王辉耀就有建立民间智库的想法,他发现,现代意义上的智库是一个能集合官产学各界精英的组织,其能量之大上到影响国家政策、国际格局,下到触动百姓民生。

如今,CCG在中国有100多名的全职研究和工作人员,在海内外还有上百名兼职学术专家、顾问和特邀研究员参与其中。CCG总部位于北京,有近10个分支机构或海外代表处,目前拥有全职智库研究和专业人员近百人。

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王辉耀提出了成立国家移民局、进一步提前“绿卡”发放时间、探索研究为海外华人争取华裔卡等建议。而这些建议的背后或许都与他这些年丰富的生活经历、所见所闻有关。

“中国仍然还处于一个开放的过程之中,远远没有完成,还需要更高层次的开放,推动开放,这也是我们的使命。”王辉耀说。


<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