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楼继伟:去杠杆周期需要三年左右

降杠杆去风险要讲究顺序和步骤,尽量降低痛苦。在顺序上,金融机构自身加杠杆,通过各种渠道操作,期限错配、风险错配是首当其冲需要加强监管的。当然,对引诱式借贷实为诈骗的行为要坚决打击。对地方政府的过度举债要尽力遏制,并给予正规的出路。然后是非金融企业和居民如何逐步降杠杆。我们看到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正确的措施,对降杠杆周期的判断也更加明确,不会太短,需要三年左右。——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前财政部部长(财新网,2018年9月17日)

44.白重恩:帮扶企业应由“特惠模式”向“普惠模式”过渡

过去在营商环境不完善的时候,地方政府会为某些特定企业提供特殊的帮助和保护,使得这些企业可以克服不良营商环境对它发展所造成的障碍。在当前的阶段,面临不完善的普惠制度,特惠制度不是最优的安排,是次优的安排。普惠制度还不完善,特惠制度还是有它的作用,但是特惠制度不会长期有效,随着经济发展其能起到正面效果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税负等措施来完善普惠制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每日经济新闻》,2018年9月16日)

45.张占斌:要在政治上信任民营企业家

民营企业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推动者和我们党在政治上的重要同盟者。在政治上信任民营企业家,首先是要稳定预期,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给信心比给政策更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提醒我们,任何否定、怀疑、动摇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地位的言论都不要听、不要信,这是一颗新时代稳定民营经济发展的定心丸。其次是完善民营企业家正向激励机制。加大产权保护,依法甄别纠正涉及民企的冤错案件,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工作;建立鼓励“为官有为”的激励制度和和惩戒“为官不为”的处罚制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人民论坛》,2018年12月中)

46.何德旭: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要战而有策、战而有备、战而有术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效安全的金融。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必须做到战而有策、战而有备、战而有术。“战而有策”,就是要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党中央的政策方针为指引,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防控金融风险的根本。“战而有备”,就是要对存在的金融风险点做到胸中有数,未雨绸缪,密切监测,准确预判,有效防范。“战而有术”,就是要做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密切协同,形成全国一盘棋的金融风险防控格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求是》,2018年第13期)

47.巴曙松:金融体系要积极为新经济业态服务

金融业要想与新经济的发展趋势形成良性互动,需要改变长期以来金融业所习惯的为传统经济、“基础设施+房地产”经济服务的方式。中国经济目前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期,其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经济增长规模有多大。新经济企业的技术创新首先靠研发,其次就是靠资本市场。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融资需求。创新型企业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但成长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比较高。金融体系能否做一些调整创新,对接新经济的业态,有巨大的空间。——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人民日报》,2018年9月10日)

48.钟茂初:资源型城市的先进产能承接落后产能之后,必须逐步改造原有的营商环境和“潜规则”

资源型城市要想形成其新的竞争优势,就必须解决现有的各种瓶颈,如社会负担过重、制度成本偏高等。因此,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避免重蹈覆辙。先进产能承接落后产能之后,必须逐步改造原有的营商环境和“潜规则”,实现市场化、契约化、制度化、法治化,大幅降低其经营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否则,一旦加重承接企业的成本负担,则承接企业很快就将陷入难以为继的困境。——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治理》周刊,2018年第24期)

49.孙健敏:警惕“人才争夺战”带来的派生效应及隐患

2018年,为吸引更多人才,各地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从而导致“人才争夺战”不断升级、加码。我们在认识“人才争夺战”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需警惕其可能带来的派生效应,甚至是可能导致的隐患。首先,“人才争夺战”可能会导致制度建设被忽视、地区差距拉大,富裕地区、发达地区更容易吸引人才,以至于人才过剩;而欠发达地区相对不容易吸引人才,使得人才配置更加不协调,出现结构性失衡。其次,可能会忽视人才成长规律,导致待遇差距出现,加剧不公平感。最后,可能导致人才的解读片面化,目前各地提供的优惠政策和条件基本集中在物质方面,而忽视了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人民论坛》,2018年5月下)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