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烂黄豆”让机器人去干

在兰丁的实验室里,记者看到,50多台“Landing”机器人正在对宫颈细胞样本进行读片,屏幕内显示出样本的不同位置细胞的形状、大小。机器上方的指示灯一闪一闪,有的显示红色,有的显示绿色。

孙小蓉说,指示灯显示绿色,说明这台机器人正在筛查读片;指示灯显示红色,说明这台机器人已经筛查完读片,提示工作人员要及时更换读片。

“平均2分钟,一台机器人就能读完一份样本。”孙小蓉说,这台机器人只需将病人的标本放入新的设备里,不需要专家筛查,智能机器能自动扫描、自动分辨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以及炎症细胞,并对每一个细胞进行归整分类。

拿出一份检测报告,孙小蓉说,“红颜色、超过数字‘5’的,是癌细胞;绿颜色,是正常细胞。”

“我们希望把85%的宫颈癌细胞的筛查任务交给兰丁机器人,15%再由医生复核。根据不同要求下载诊断结果,将报告发放到患者或终端医生的手中。”孙小蓉说。

机器人筛查的准确度如何呢?在2017年于武汉举办的一场联合国医疗卫生产品采购论坛上,孙小蓉请来5名全球知名细胞病理专家与机器人“Landing”展开宫颈癌细胞筛查的竞技。

一出精彩的“人机大战”上演。在武汉江夏公证处及现场数百名观众的监督见证下,专家与机器人经过20分钟角逐,最终机器人所提交的诊断结果与5名专家诊断结果完全一致。

“我看了一辈子的肿瘤细胞,还没有机器人看得准。”在专家组成员中,一位美国老教授如是感叹。

孙小蓉告诉记者,如果采用传统人工方式,医生用显微镜检测,“在一堆黄豆中拣出‘烂黄豆’”,更多凭经验判断细胞是否正常,每天只能查看100份标本。与互联网“云技术”结合,机器人每天至少可以诊断3.5万例样本,每位医生提高近300倍的工作效率。

“机器可以连续、重复筛查,但人需要休息。”孙小蓉从容地说,“人类真正的净化实际上是工具的改变。每个细胞有数据诊断以后,医生解放了,这是革命性的进步。”

在兰丁医学的武汉宫颈癌筛查人工智能云诊断中心,记者了解到,这里汇聚了全国各地700万份肿瘤细胞筛查样本。一块大屏幕上,可以随时查看某地某居民的宫颈癌筛查报告。

“如果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宫颈癌的病情是完全可以控制住的。”孙小蓉说,今年公司承接了湖北全省城乡37万贫困适龄妇女的“两癌”免费检查任务。如此详实的病理大数据库,有利于各地相关部门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三亿左右的妇女需要进行定期重复的宫颈防癌筛查,覆盖率尚未达到20%,距要求达到80%覆盖率的目标尚远。防癌筛查的市场潜力巨大。

资本市场持续看好兰丁医学的发展。今年10月份,公司获得了最新B轮融资,IPO正在推进中。

经历两次创业失利,孙小蓉说自己距离商人甚远,对赚大钱不感冒。她自称骨子里还是个科研工作者,希望所有人都用得起兰丁的技术和产品。

在兰丁医学接待大厅里,一墙面上写着:在兰丁,经历成功的过程,享受创业的快乐。孙小蓉正享受着技术创新带来的红利。


<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