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周访谈
17
11

戴维来:为什么说中国为世界现代化展现了新路径?

中共领导中国人民实现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和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使数亿人摆脱了贫困,使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里迅速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16
11

张西平:为何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突破“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观,在其著名的《历史研究》中构建了一种文明形态史论,以文明为历史研究的单元,对世界多样文明进行同等研究,探究世界文明演化的法则与规律。

14
11

郑永年:中国式现代化能给全球化带来什么?

现代化,一场跨越数百年、关涉五大洲的全球社会大转型,贯穿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等领域,给世界带来巨变。中国,无疑也是这历史进程中的一部分。

11
11

杨福泉:边陲丽江,何以成为拥有三个“世界遗产”的城市?

云南丽江,是拥有三个世界遗产的城市,即“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纳西东巴古籍文献”世界记忆遗产。这些散落在中国西南边陲的古老遗存,何以与世界产生关联?它们为推动东西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怎样的贡献?在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些古老遗存该如何“活化”?中新社“东西问”专栏就此独家专访著名纳西学专家、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杨福泉。

07
11

杨铁军:一部《奥麦罗斯》如何连接东西方诗歌文化?

中文版《奥麦罗斯》推出后,先后荣获第四届袁可嘉诗歌奖翻译奖及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受到中国读者、文学界的喜爱和认可。

04
11

史世伟:中德经贸合作何以互利共赢?

彭大伟摄中新社记者:如何看待《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对包括中德在内的中国和欧洲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性。目前担任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中国-欧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欧洲学会经济分会理事、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外聘研究员等。2011年至2021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双边贸易增长有所放缓,但是仍然增长了70%,2021年达到2453亿欧元,中国连续6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01
11

鲁安东:园林如何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带来圆融?

王建康摄我们讨论园林的时候,要讨论两个层面的事。在今天,园林作为文化遗产,当然需要被保护。但还要思考园林应如何融入当代的空间文化、城市创新。

25
10

林冬梅:菌草何以成为中非农业交流重点项目?

作为中国菌草技术在非洲项目的负责人,曾任福建农林大学与南非夸那省农业厅、卢旺达农业部合作的菌草和旱稻项目专家组副组长林冬梅近年来专注于菌草技术在非洲的推广。她日前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畅谈菌草在中非农业交流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意义。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