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4岁的俄罗斯姑娘康小薇,来到中国学习已经一年半时间,她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也一直想走访中国各类博物馆,把有意思的中国文化,介绍给更多朋友。
12月1日,2024-2025赛季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北京站比赛继续进行。比赛间隙,两位法国运动员的“中国风”服装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两人披着一蓝一红写着中文“福禄寿”的长袍,头戴熊猫特色的帽子。
12月1日,2024年澳大利亚华裔大学生海南交流活动在海口启动,来自澳大利亚的8名青年大学生将在琼岛展开为期半月的研习活动。
埃文·凯尔是一名典当行的老板,2022年11月,他将一本记录二战期间日军侵华史实的相册捐赠给了中国驻芝加哥领事馆,该事件在网上发布后,获得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11月16日晚,埃文·凯尔抵达北京开启了他的中国之旅,抵达中国的首日,埃文·凯尔首先去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升旗仪式。在过去的一周中,埃文·凯尔参观了长城、故宫、国家博物馆等历史文化景点,也前往潘家园旧货市场、水果农贸市场等地打卡感受“接地气”的中国生活。
2024世界中文大会在北京举办,来自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000名代表齐聚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年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唱歌、跳舞、方言表演……用他们的方式表达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2024年10月,数十名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一号线员工,远渡重洋来到中国陕西,在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通学院和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为期15个月的地铁知识培训与实习。
11月11日至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办。当地时间11日上午,中国角首场边会“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边会”举行。
俄罗斯留学生达利娅(Daria)在上海繁华的南京路上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玩具店”,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们都喜欢在这里打开一个个“惊喜”。这让达利娅感到好奇,是怎样的文化基因衍生出了这种具有超越性的“全球吸引力”?
11月11日,在中山大学100周年之际,中山大学举行以“开放共享·创新融合·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吸引了全球知名高校校长、权威国际组织负责人、诺贝尔奖得主等顶级专家共120人参加。
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法国留学生思思也来探馆,寻找来自家乡的味道。
11月9日晚,主题为“百年名团·经典之夜”的美国费城交响乐团2024海口音乐会在海南省歌舞剧院上演。有着百年历史的费城交响乐团为现场观众奏响了“费城之声”。
千年窑火不熄的景德镇,因瓷而名、因瓷而兴。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见证了这座古城的辉煌与传承。从宋真宗亲赐年号“景德”到“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盛景,古老的瓷土与匠心交织成传奇。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品味这份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感受从小写“china”到大写“China”的非凡魅力。
与孔子漫步畅谈、给庄子一个拥抱、向老子表达谢意......11月8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正在北京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6位外方学者来到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探讨古典学相关议题。如果能够穿越回到中国古代,这些外国学者最想见到谁?如果只问一个问题,他们会问什么?
梅山舞狮,作为宁波地区的独特民间艺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至今已有约180年的历史。在代表性传承人沈海迪的悉心指导下,来自加纳的留学生“洋弟子”王谦亲身体验梅山舞狮的魅力。从狮子的历史起源,到北狮、南狮和传统狮的细微差别,再到舞动“狮”头的高难动作,一步步揭开这项传统艺术的神秘面纱,生动展示舞狮的灵动与力量。
11月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正式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们齐聚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进行展会相关报道。位于新闻中心的中医理疗推拿,吸引了诸多外媒记者打卡体验。
以“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为主题的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将于11月6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开始前,来自16个国家的30余位参会古典学专家学者、文化名家来到四川,实地探访以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明,并走进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破解中国国宝大熊猫深受全球追捧背后的神奇密码,在行走中读懂中国。
当地时间11月5日,2024年伦敦世界旅游交易会(WTM)在伦敦皇家维多利亚码头埃克塞尔展馆开幕,以“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展区亮相。
22岁的娜斯佳来自乌克兰,目前就读于河北大学。近日,她来到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境内的潘家口水库,跟随当地长城保护员张卫东打卡独特的“水下长城”奇观。
创作歌手郑礼美是一个出生于日本的华裔女孩。为了让更多的日本人了解中国文化,她将中国的民乐元素融入她的音乐作品中,并在直播过程中向日本网友推介中国文化。礼美希望能通过她的音乐,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近日,“歪果仁”带你游青海第三季嘉宾走进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安冲乡,久负盛名的安冲藏刀就发源于这里,距今已有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当地时间10月27日,第二十四届英国华文教师节暨优秀中文教师颁奖典礼在伦敦国王学院大礼堂举行。
10月23日晚,2024柯桥时尚周(秋季)在浙江绍兴柯桥启幕。WGSN & THE ATELIER时尚发布秀是此次柯桥时尚周的首秀,由马来西亚著名华人设计师、Jimmy Choo品牌创始人周仰杰携手柯桥两家本土面料企业共同设计。
1997年,谢雪梅前往日本留学,后留在日本并开办了横滨中华艺术学校。作为一名古筝演奏者,同时也是学校校长,谢雪梅在日本教当地的孩子学习中国传统乐器,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她希望横滨中华艺术学校能够长久发展,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弘扬作贡献。
10月22日,外交部驻港公署共组织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驻港领团、商会、跨国企业、金融机构走进山东力诺集团旗下宏济堂制药集团参访,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见证百年老字号品牌的创新活力。
破浪漓江,驰骋阳朔。10月20日,2024阳朔铁人三项赛正式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开赛。来自中国、法国、荷兰、德国、白俄罗斯、英国、南非以及中国澳门、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共约1500名中外“铁人”,争相竞技在桂林美丽的山水间,尽享体育运动带来的速度与激情。
10月17日,来自法国荣誉勋位女校的29名高中生走进中国国家京剧院,沉浸式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
10月18日,“你好·呼和浩特”在呼外籍人士参访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进行。来自白俄罗斯、加纳、菲律宾等11个国家的30名外籍师生怀着对呼和浩特的憧憬与期待,开启了这场科技与文化的交流、体验之旅。
近日,新西兰青少年艺术交流参访团的华裔青少年们走进金秋时节的北京,参加为期7天的2024年“中新对画”新西兰青少年走进北京“写生中轴线,参访三山五园”艺术交流活动。
加拿大小伙夏日呼,原名logan,今年30岁,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一所大学做英语老师。2019年他第一次来到呼和浩特,起初只想待8个月,却因为太喜欢这座城市,已经在这里生活了5年。
学藏语、唱藏族歌、跳藏族舞……10月12日,“外籍专家走读中华暨Z世代青年西藏行”活动走进西藏日喀则市江孜闵行中学,来自英、美、蒙古国等12国外籍师生沉浸式体验了一节藏族特色文化课。
10月10日,西藏拉萨,来自英、美、蒙古国等12个国家的外籍师生齐聚布达拉宫。在游览途中,学习西藏的历史文化后,他们激动地表示:“我爱西藏!”
登高、吃糕、赏秋景、思家人……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这也是英国姑娘Jess和新西兰小伙Rory在中国共同度过的第一个秋天。
25岁的时候,李禅玉被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聘为歌曲创作系教授,教授音乐制作和词曲创作。作为歌曲创作系第一位华人教授,她开创性地设立了伯克利音乐学院第一门中文歌曲创作课程,打破西方现代音乐教育领域的常规。她的学生中有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也有学习中文的美国学生。她希望通过不同级别的中文词曲创作课程,帮助学生们使用中文完成音乐创作。
10月9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首次组织开展“在渝外籍人士走进人大”活动。外国驻渝领事官员、在渝外国商协会及外资企业负责人、外籍教师、留学生等约30名外籍人士参加活动。
随着河南出台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新政,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河南,观历史遗迹、赏自然风光、体验传统文化。来自白俄罗斯的外籍友人李唯她,选择到古都洛阳,看名胜、品美食、穿汉服,沉浸式“打卡”这座千年古都。
俗话说“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这个寒露节气,中新网特约洋主播来到浙江杭州蒋村街道,以非遗炝柿感受中国先民的智慧。
山河壮丽,岁月峥嵘,举国同欢庆,天外共此时!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适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牛津大学格林坦普顿学院名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罗伯特·沃克(Robert Walker)在接受中新网专访时,畅叙个人的中国记忆。他表示,中华文化异彩纷呈、丰富多姿,“中国文化”“中华文明”等词难以概括其博大精深,中国的多元包容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有益借鉴。
从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到辽阔壮观的西北大漠,带着一部手机,80后泰国博主爱玲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原本为爱奔赴中国的她,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将真实美好的中国介绍给粉丝。爱玲表示,在中国生活很有趣,中国也带给自己很多惊喜。“我想让我的粉丝们也体验到这些乐趣。”她说。
一张名为《东风西渐》爵士乐专辑今秋在苹果、亚马逊等线上音乐商店正式发行。该专辑今春在迈阿密完成录制,收录中国爵士钢琴家刘东风与美国爵士钢琴家贡萨洛·鲁巴尔卡巴8首合奏作品,其中7首是以拉丁爵士乐风格演绎《梁祝》、《黄河》等中国经典曲目。
国庆假期,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活动纷纷登场,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75载,中国人民风雨兼程,绘就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华章。
国庆假期期间,多地举办庆祝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一招一式,彰显中国武术魅力。当“洋弟子”遇见太极拳,会发生怎样精彩的故事?近日,来自俄罗斯、法国、马来西亚、缅甸、越南等国的“洋弟子”们走进河北高阳,欣赏高阳县市级非遗保护项目武氏太极拳和常氏太清拳表演,开启了他们的太极拳初体验。来自孟加拉国的留学生孟浩激动地表示,学习太极拳好处很多,希望以后可以继续学习!
9月25日—26日,“世界市长对话·杭州”暨第九届杭州国际友城市长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来自15个国家(地区)24座城市的市长(代表)聊了什么?这一特殊的市长会议又有何看点?来自印度尼西亚的中新网特约洋主播爱兰用镜头带来了答案。
9月28日晚,“发现中国之美·相约贵州村超”国际友谊赛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举行。由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墨西哥等12个美洲国家组成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驻华外交官联队与榕江本地村民组成的“村超”罗汉果队在“村超”赛场上同台竞技,以球会友,共筑跨国情谊。
9月26日,欧美同学会大讲堂暨留学人员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丁仲礼出席并讲话。
以“开放新海南·活力自贸港”为主题的2024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9月22日晚在海口启动。来自美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日本、泰国、罗马尼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17个国家的20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将在海南开展为期6天的考察采访。
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李萌是一名独立音乐人,在今年的“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中获得海外赛区青年组金奖。在创作的过程中,李萌不断尝试融合东西方的音乐风格,挑战自我。
9月19-21日,由中国新闻网主办的海外达人探访高阳活动在河北高阳举办。来自俄罗斯、法国、缅甸、越南、蒙古国、孟加拉国、马来西亚的海外达人们走进河西村小学欣赏了师生和老艺人的表演,并现场学习河西昆曲。
2024北京文化论坛于9月19日至21日在京举办。此次论坛嘉宾规模增至800多名,其中240多位外宾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些外宾心中,什么是中国文化?如果用一个词或一幅画来描述,他们会选择什么?他们最爱的中国文化是什么?小新决定邀请他们玩一个小游戏!
9月20日,来自俄罗斯、法国、马来西亚、缅甸、越南等国的“洋弟子”们走进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看小小黄豆如何“变身”豆腐,亲身体验豆腐制作。“做豆腐不容易”,缅甸留学生朱志明感叹:“没有技巧,你有多么大的力气都做不出豆腐。”
9月12日,墨西哥小伙Cristiam Galicia来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圆儿时的“大熊猫梦”。
玛雅和丽娜是一对来自伊朗的姐妹,从小学习外语,会说汉语、英语、西班牙语、法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波斯语8种语言。姐姐玛雅目前在北京科技大学读研究生,妹妹丽娜在清华大学读本科,姐妹俩来到中国学习后对中国有了全新的认识,开始在国内外多个社交媒体平台上,用不同语言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介绍自己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9月12日至13日,中俄学生友谊交流比赛在黑龙江省密山市举行,来自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霍洛里区的21名运动员与密山市23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9月10日,在2024第十四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来自法国的小伙托马与安徽灵璧菠林喇叭艺术传承人周本鸣,跨界演绎“高山流水遇知音”。
埃及籍留学生马弈(Mohamed Khamis)在与埃及同样有着古老文明的中国发现了不一样“新意”:在上海,那些通常在电影特效中才能见到“未来感”炫酷科技,正逐步走入百姓生活,科幻在变为现实。
近日,“机遇中国 开放新疆”中外媒体走进伊犁采访报道活动圆满结束,19名中亚及土耳其媒体代表,在为期6天的参访中感受繁荣发展。
当地时间9月7日,一个名为“大象大迁徙”的公共艺术装置现身美国纽约曼哈顿切尔西街区,艺术装置由100个和实体亚洲象比例相同的雕塑组成,构成雕塑的则是恶性杂草马缨丹的茎干。
第十四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于9月6日至8日在浙江宁波举办。本届智博会展览活动面积超3万平方米,共有300多家企业、行业协会参与展示。
人参是百草之王、东北三宝之首,它还有个小名叫“棒槌”,发现了之后就要喊“快当快当”。这些充满仪式感的步骤共同构成了神秘的“放山”文化。跟着“参把头”的步伐,两位外国留学生来到了长白山原始森林,他们听“放山”故事,请教挖参技巧,也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一次成功的“放山”之旅,让他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了。
9月3日,2024年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在上海举行。在当天的“与欧洲议员友好对话会“中,与会嘉宾就树立中欧正确认知、深化中欧人文交流、推动中欧务实合作三个话题展开交流。
8月26日到9月4日,来自13个国家的21名爱好中文、热爱音乐的外国青年来到成都,围绕“唱歌学中文”的主题开展研学。从学中文歌、弹奏古乐器,再到实地感受城市音乐产业发展,在这趟音乐之旅中,这群外国青年对成都的了解,不再停留于歌曲《成都》中的“小酒馆”和“玉林路”。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未来’明德战略对话(2024)——国际战略学术界走进中国”活动启动。9位来自美国、欧洲的战略学术界代表走进上海浦东展览馆进行参观。作为该代表团成员之一,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法学与国际事务教授白轲(Larry CatáBacker)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花了很多时间研究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整个展览馆非常有趣,看到了中国很多历史发展的脉络,很受启发,视觉效果也很好。
9月1日,上海市黄浦区侨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活动在白玉兰剧场举行,沪上侨界欢聚一堂。
和很多“Z时代”一样,来自摩洛哥的陈安忆(EL HOUCINE ZRAIDI)自小便习惯有电子游戏相伴的生活。大学时,一起打电竞的伙伴带他走进孔子学院,从而认识了中国,并来到上海留学。在上海,电竞同样是陈安忆与同学们最原始的“共同语言”。但他发现,与摩洛哥和很多国家对电竞的态度不同,上海正在“立志”成为全球电竞之都,为什么上海会如此看重这种“年轻人的游戏”?爱打电竞就一定要成为职业选手吗?
24日,HICOOL 2024全球创业者峰会在北京举行期间,上海萨薇薇贸易有限公司创始人Milimo Zumbunu接受中新网专访。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21日-25日在北京举行,在本届大会中,27款人形机器人“争奇斗艳”,参展规模创历届之最。
粤剧是广东的主流戏曲,在广东、香港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香港这个中西文化荟萃的城市里,一些居住在这里的外籍人士为了让子女学习粤语,融入当地,也会让孩子学习粤剧。
也门青年萨姆来到陕西已有六年,目前在长安大学攻读土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在西安学习期间,他与秦腔结缘。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我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和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区,也是当下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和两位“洋老铁”来到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一起穿上民族服饰,品茶、射箭,行走在青瓦白墙的院落间,沉浸式感受热烈的中国朝鲜族文化,收获颇丰。在不断的观察与交流中,大家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人生体验,也对中华文化有了多维度的欣赏与了解。
当地时间8月16日,中国驻比利时使馆举办中比青年友好交流活动,同时“欢送”2024年比利时赴华留学生。活动现场,中比青年学生一起玩游戏,拉近距离,增进了解。现场嘉宾和学生挥舞中比两国国旗,共同祝福中比友谊。
8月19日是世界摄影日。世界摄影日前夕,中新社记者采访了一位来自加拿大的摄影师。大约十年前,Francois Nadeau受邀参加一次摄影活动来到中国,此后便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活动后他重返中国,独自一人背包在中国各地旅行,用镜头记录下了他自己眼中的“中国故事”。
近日,多国青年留学生来到吉林长白山采风。铛铛……在长白山美人松森工文化园,安图隋氏铁制品制作技艺传承人隋进才正在进行创作,清脆的打铁声引起了越南留学生丁中越的注意。“隋氏铁艺”主要是将铁质材料打磨塑造成所需造型的艺术作品,其作品通常运用铁质材料的独特肌理刻画出物品的真实质感。
“95后”邓善杏是一名马来西亚华裔,2014年来到广西医科大学求学。2019年底,邓善杏带着所学知识回到马来西亚工作;2022年返回广西医科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近日,多个国家的青年留学生来到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采风,他们穿上民族服饰,品茶、跳舞,沉浸式感受热烈的中国朝鲜族文化,收获颇丰。
8月8日下午,在长白山美人松森工文化园,多国留学生做手工、包饺子,体验满族剪纸、靰鞡草编等非遗技艺,沉浸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莽莽层林,缕缕清流。8月7日,多国在华留学生走进吉林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观赏自然风光。当晚,热烈的篝火和灿烂夺目的灯光秀,燃起了外国青年们的热情,他们情不自禁地唱起自己喜欢的中国歌曲。
8月4日,由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四川海外联谊会共同主办的第一期美国华裔青少年巴蜀文化品悟之旅在成都闭幕。
近日,2024年“文化中国·水立方杯”音乐夏令营在北京举行,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74名华裔青少年参加活动。
8月3日,参加2024“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遇见河南·华服营的24位海外华裔青少年来到洛阳,穿汉服、体验古法花草纸制作、逛洛阳博物馆、体验中医文化,深入感受河洛文化。
在武汉定居18年的比利时人卢克(Luc Pauwels),被不少人亲切地称为“街溜子”。他善于在行走中,放大一座城市的细节,乐于在老街巷弄的砖瓦里,读懂武汉的历史和文化。
从巍峨的黄山到千年古村落,再到熙熙攘攘的城市街道......7月30日至8月1日,来自美国马里兰州的高中生研学团一行在安徽黄山开启徽州之旅,在文化交流间尽显情谊。
尼日利亚人张文出生在四川成都,这里长大的他操着一口地道的蒲江方言。此外,他还是个涉猎广泛的“斜杠少年”;网络上的他总能把大家逗乐,自己的账号拥有170多万粉丝,是当地蒲江县名副其实的“顶流”;而在现实生活中,他就是个热爱中国文化、跟着师傅学习长嘴壶的普通“四川崽”。
因为热爱中国文化,匈牙利青年李天宇来到中国,追求自己的留学梦想。李天宇说,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五年让他百分之百地爱上了这里,也成为了一个更好的自己。他利用空闲时间到各地旅行,目前已经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并用镜头记录下自己的旅行经历,通过自己的社交平台账号,向海外推介中国的美景、美食和历史人文。
7月28日,第一期美国华裔青少年巴蜀文化品悟之旅活动在成都启动。在为期10天的行程中,近200名美国华裔青少年将前往四川成都、德阳、自贡、乐山、眉山等五座城市,品悟巴蜀文化独特魅力,感受中国发展的日新月异。
7月25日,“同根连心迎国庆·团结奋斗创未来”港澳青年浙江行活动走进浙江衢州江山廿八都古镇。据悉,廿八都镇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处,古时曾是繁华的集贸重镇。当地的豆腐制作工艺是衢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China travel”已经成为国际旅游市场上的“新热潮”,不少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之后会拍摄一些视频并附上“China Travel”的标签传到网上,表达着在中国旅游的所见所感,展示了中国安全、友善、科技感十足的城市形象,那外国游客来到中国黑龙江之后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一起去看看。
7月25日,参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美国青年云南体验营”的12名美国青年参访了位于云南昆明的驼峰飞行纪念碑和飞虎队纪念馆,探寻历史记忆,重温飞虎历史。
当地时间7月24日,位于罗斯柴尔德公馆的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开门迎宾。“中国之家”是由中国奥委会在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国际综合性运动会期间,于运动会举办地设立并运营的综合性服务设施。
当地时间7月23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共同主办的2024中日青少年书法交流展在日本东京开幕。
7月24日,2024年“中国寻根之旅·圆梦自贸港”夏季研学活动正在海南开展。当天,来自加拿大、德国、阿联酋等13个国家近300名华裔青少年走进海南省博物馆,多维度体验和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
种地、喂鸡、掰苞谷……这是一位定居在重庆的美国“洋女婿”的生活日常。2006年,来自美国的詹姆斯(James Wemyss)来到清华大学读研究生,毕业后便留在了中国重庆。
近日,第三届“侨见·我们的故事”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活动正式启动。今年首次配套组织“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上海研习之旅”活动,邀请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8国的华裔青年,近距离感受上海,深化与中华文化的情缘。
马欣荣(Pablo Machado)来自巴西,现在是上海自贸区一家跨国公司的高管。他第一次来中国是2004年,自那之后,便经常来中国出差,每一次都被中国的发展速度之快震惊。
7月18日,来自美国、法国、比利时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名海外校友子女及领队家长在湖北宜昌开启“三峡之行”。
在海外社交媒体上,China Travel(中国旅游)成为热门搜索词条。究竟有多火?7月17日,记者从北京边检总站了解到,上半年,北京口岸共办理免签入境外国旅客30.7万人次,为3.37万人次符合条件的入境外籍旅客签发144小时过境免签,同比分别增长10.12倍、7.24倍。
近日,哈萨克斯坦姑娘萨沙(Sasha)来到樟树市,深度体验了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当大夫仅用三个手指号脉就探明了她的症状,这一过程让她惊呼“amazing!(太神奇了)”。
2024年海外校友子女“湖北寻访之旅”夏令营7月15日在武汉拉开帷幕,来自美国、法国、比利时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名海外校友子女,开启为期8天的研学参访之旅。
Arne来自德国,他的中文名字叫麦安柏。2012年,麦安柏第一次来到中国,在上海同济大学学习中文,对于他而言,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充满乐趣的过程。2017年,麦安柏来到江苏常州工作,从那时开始,他的生活便和这座江南水乡之城紧密相连。
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的持续扩容,来北京游玩儿的外国游客数量不断增长。近日,记者来到北京的秀水街,来看看有哪些“京范儿”商品受到外国人的青睐?
7月13日,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中法建交60周年中医药文化月系列活动之“岐黄飘远 千里同好——我在四川学中医·法国学生中医研学营”活动走进四川省彭州市,85名来自法国少阳国际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和法国当地的中医爱好者前往了天府中药城、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地,近距离体验中医药文化。
艺术家爱玛·圣·胡农(AIMA SAINT HUNON)来自法国巴黎。2023年,爱玛受邀来到中国瓷都江西景德镇并开启了自己的中国创作之旅,她认为来到这里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期间受到了当地人热烈的欢迎和帮助。
来自俄罗斯的爱丽克斯(Alexandra Pozhidaeva)已经在中国生活8年了,出于对中国文化和汉语言的热爱,她选择高中毕业后来到中国继续深造。并希望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分享给自己的俄罗斯“老乡”,做连接俄罗斯和中国的角色,发挥更多作用。
在中国生活12年之久的法国小伙Guilhem Bouissou,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情有独钟。他还给自己取了个十分“接地气”的中文名字——大地,谐音Daddy(爸爸)。这个名字既意味着一份责任,又寓意根系大地、生生不息。
作为欧美同学会主办的重要民间外交活动,6月22日,第三届国际智库论坛在浙江省湖州市隆重开幕。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多国留学生们通过四天的研学实践,讲述着他们的“丝路情缘”,感受着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变化与勃勃生机。
朱海洋,一位35岁的“新农人”,自幼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长大,在国外留学时,最想念的是山海关的大樱桃,回国后,他看到家乡樱桃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便结合留学期间对葡萄酒生产工艺的了解,创办了樱桃酒品牌,利用纯樱桃汁发酵技术,逐渐赢得市场认可,并获得法国国际葡萄酒大奖赛中国区甜酒类的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