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改变了世界

德国柏林,演讲台上,林东拿起手机,点开一段视频。画面中,水轮机快速旋转,持续不断的隆隆声响通过麦克风响彻全场。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LHD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我现在播放的是此刻它在中国东海的实时运行情况。它发出的每一度电都没有任何碳排放。”林东话音刚落,现场一片惊叹,紧接着在场外国观众爆发出热烈掌声。

这一天是2017年6月1日,这一幕发生在中德创新合作发展论坛上,这一次是林东团队的潮流能发电项目首次登上国际舞台。这一切都深深印刻在林东的脑海之中,成为他最为自豪的一段回忆。“这是中国创新,是我们做出来的、拿得出手的创新。”

如今,林东及其团队研发的这座总规模达3.4兆瓦的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已经持续发电超过13个月,并入国家电网的发电量数据是68.8万千瓦时。无论是持续运行时间,还是机组规模,都远超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

这样领先的成绩,林东17年前出国留学时,是怎么也不敢想的。那时,国外的一切于他而言都是新鲜的、先进的。“当时,中国和西方的科技差距实在太大了。”

不过,羡慕归羡慕,林东并没有泄气。因为他知道,“全国上下鼓足一口气,愿意把最好的人才、资金、技术、政策投入科技创新领域,一定要把中国打造为科技强国”。

正是这样如火如荼的科创氛围,感染了从小就拥有“科学梦”的林东,并促使他选择学成之后回国发展,最终在清洁能源科技领域独占鳌头。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林东绝不孤单。近年来,越来越多海外高层次人才为中国的创新活力所吸引,纷纷来到中国,投身科创热潮。

中国带给世界的惊喜层出不穷。“神舟”飞天、“蛟龙”下水、“悟空”升空、“天眼”建成、C919成功首飞、“复兴号”扩容提速……不胜枚举的科技成果向世界做出最有力道的宣示:中国科技悄然崛起,中国创新势不可挡。

更为宏远的目标已经确立——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现在的中国,留给世界的印象,是高科技的“中国智造”、高质量的“中国创造”。“中国正迅速成为科技创新大国。”美国CNBC网站刊文称,不同于一度以廉价制造业闻名,中国已是创新的主导力量。美国《福布斯》网站也认为,近年来,中国通过一系列政府支持的计划加强人才培养,投入巨资建设科技园区,凭借诸多举措加速从世界制造中心向全球创新中心转变,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确立了更接近中心的地位。“大舰巨炮”,《日本经济新闻》这样形容中国的创新能力,并称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创新领袖的道路上前进。

文化:丰富了世界

南半球,澳大利亚,悉尼,春光正好。

周末,一群二三十岁的黄皮肤黑眼睛年轻人,在空荡荡的停车场忙忙碌碌。另一厢,妈妈们负责烧菜做饭,爸爸们负责制作道具。收拾妥当,大家各司其职,开始排练。

仔细听听,就会恍然大悟,哦,原来他们在排《雷雨》。

这是1987年的一天。

“那是我到澳大利亚的第一年。因为对祖国的思念,我们自愿出钱出力出时间,编排了话剧《雷雨》。”回忆起当年排演话剧的情景,余俊武感慨不已。他说,没有资金,就利用周末没人用的停车场;没有道具,就自己动手做。

大家的热情给余俊武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说:“30多天的排练,两场演出。当时我就觉得,海外游子对中华文化的渴望已经深入骨血。”

不过,当时他们这样的文化活动还基本属于自娱自乐。“我们演出租用了一个可以容纳500多人的剧场,观众80%是华人,另外20%则是我们邀请的嘉宾。”

31年后的今天,与当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余俊武带领的悉尼华星艺术团旗下已经拥有48个团,2000多人,在当地颇有名气:一年有25场大型活动,观众可达30多万人次,而且60%是非华语人群。“如今,中华文化在澳大利亚已经很受关注。澳大利亚总理已经连续四年出席中国新年灯会。在灯会上,我们每天有3场演出,观众如潮。”

润物细无声中,中华文化在传递。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文化的魅力日渐显现。在中华民族追求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文化复兴”。

在国内,国学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强化,不少社会人士重拾尊古学儒之风,各类国学讲堂在各地先后兴起;作家和艺术家们越来越喜欢从中华文化宝库中汲取灵感和能量;提倡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国产动画片和漫画书更受市场欢迎;传统手工艺品开始复兴。

英国《经济学人》注意到,中国政府表达了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一个经济支柱的意图,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的国家目标。

在国外,“和为贵”“和而不同”儒家理念向世界诠释的中国形象、游泳名将菲尔普斯身上的暗红色拔罐印子、令人垂涎欲滴的中华美食……中华文化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绽放。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春节在海外受欢迎程度的变化很能说明问题。美联社指出,“几十年前,中国春节对中国以外的地方鲜有影响。但是,随着中国取得巨大的经济影响力,在讲汉语的地方拥有巨大文化意义的中国春节,影响力更加突出”。美国《洛杉矶时报》说,中国新年曾仅限于唐人街和华人移民家里,如今进入美国主流,从纽约林肯中心到好莱坞街头,对春节的庆祝出现于体育广播甚至饮料包装上。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文化的光彩越来越夺目。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