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兴岛福利院建筑设计效果图和实景。

上海长兴岛福利院建筑设计效果图和实景。

我们在吕维锋发表的各类论文里,在他著作的自序和后记中,在他的各类学术授课和演讲中,经常听到他反复地强调传统和现代的耦合理念和融合范式。在现代时空中,古建筑古街巷应该大张旗鼓的保护再保护,但如果是再复古地建设仿唐仿清明一条街,或者建设仿古典欧式柱式山花之类的建筑,则是不该再不该,那是对传承建筑艺术的误解甚至是曲意。他一再说明建筑首先要具有时代性,今天的建筑艺术要为当代的人类生活服务,今天的建筑艺术应该同我们今天的生活紧密相伴。我们不应该被我们的后代耻笑我们这代人只会抄袭中国古典建筑或者西方古典建筑,而缺乏当代的创造性和时代的进步性。我们应该在借鉴中西方传统建筑艺术的基础上勇于追求和努力挖掘,唱新时代的建筑主旋律,讲新时代的建筑“考工记”。

我们带着敬仰之情阅读过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梁思成和林徽因保护传统建筑艺术和古城古迹的感人故事,读来感慨万分和感人肺腑;我们同样带着崇敬之心领略了新中国第二代建筑师葛如亮冲破桎梏和敬业职守,用一个个响当当的工程实践履行着前辈的嘱托,看得心潮澎湃、激情满怀;我们更欣喜地看到在大国大师们的感召下,以吕维锋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三代建筑师们,脚踏实地、匠心独具,走出国门、放眼世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继承中发扬、承载中创新,用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思想扩展着建筑学科的内涵,用自己的设计作品延续着民族建筑艺术的基因,用国际性的语言勾勒着先贤们未曾完成的草图,用大国工匠的精神建设着九州大地的美丽家园。

一介书生的建筑实践

建筑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城市是建筑的形态具体集合,城市和建筑你存我在、你随我从、互为和谐的社会存在共同体。精彩的建筑艺术在创造人居空间的同时,也构筑起我们生活的城市。舒适的城市格局在满足人居功能的同时,也庇护着我们居住的建筑。归国后的吕维锋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所学习的工程项目管理专业的知识为出发点,带着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的理念走进了新希望集团这样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投入到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运营的广阔领域。在将现代项目管理的观念落实到企业基本层面的同时,吕维锋思考最多的就是我们的城市如何围绕着自然资源向人居空间转变,体系化和全程性地考虑土地资源的综合价值。在出版物中他首次提出了全程土地项目管理这个崭新的城市规划命题,并认为这“将催生我们城市规划教科书的更新改版,也将促进城市规划管理体系制度的创新发展”。

在走过了七年著名企业职业经理人的道路之后,吕维锋再次开拓自己的蓝海选择了创业之路,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义在创新创业和创作创造上,实现其将思想凝固在设计创作里和将设计建造在田野大地上的事业宏愿。他以同济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个所学专业为基础,创立了宜吾设计(EVE)和维仁管理(VPM)两家企业,将个人的职业发展同祖国的建设需要紧密相连,探索着设计报国和管理报国的人生历练之路。

在十多年的创业时间里他先后完成千余项包括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在内的各类设计项目;完成了百余项各类工程项目的顾问咨询工作;为政府、企业和高校举办了管理和设计类专题讲座数百场;培养了若干本科实习生和研究生;举办了多场设计作品和速写绘画作品展,成果卓著,成绩斐然。他在《时代建筑》、《项目管理技术》、《理想空间》、《园林》和《地产评论》等刊物上发表了二十余篇学术论文,其中中国知网学术论文检索数达到十三篇。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和同济大学出版社近年先后出版了《筑道:吕维锋论文集》、《绘道:吕维锋手绘施工图集》、《规道:吕维锋规划设计探索与实践》和《速写清迈》四本专著和绘本。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