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一角(4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生态优先结硕果,绿色发展正红火

出凤凰古城,往西南行驶一会儿,就到了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

这里柚子、桃子、蜜橘、椪柑、猕猴桃等果树漫山遍野,水泥路平坦整洁,“小洋房”错落有致。浓郁的柚子花香里,忙着给桃子套袋的王安全起身擦汗,说:“村里这些年的变化太大了!”

菖蒲塘村山下耕地少,山上土层薄,村民长期靠种水稻、玉米勉强维持生计。当地民谣唱的是“有女莫嫁菖蒲塘,家里只有烂箩筐”。

为摘掉“穷帽子”,王安全等人带头到外地学习水果种植技术,考察水果市场,先后引进蜜橘、椪柑、柚子、猕猴桃等品种。大伙克服了种种困难,种出了优质水果,一车车水果运到山外,村民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绣娘们在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制作苗绣,这是十八洞村发展的一项特色产业(4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旅游讲解员(前)带领游客参观(4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扶贫开发要“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总书记2013年到菖蒲塘村调研时提出的要求为村民们发展绿色生产明确了方向。王安全举了个例子:“给柚子套袋,一个袋子两毛钱左右,但保证了水果表面干净美观,也减少了农药使用量,每个柚子能多卖一块多钱。”

截至去年底,全村特色水果种植面积发展到4854亩,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6121元增加到23419元。

王安全感慨:“我们的绿水青山靠着精准扶贫变成了金山银山,以后也要继续守护好。”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思想。

2015年2月13日,他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要求,在发展中要坚决守住生态红线,让天高云淡、草木成荫、牛羊成群始终成为黄土高原的特色风景。上个月,他在陕西秦岭考察时再次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

希望乡亲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

<  1  2  3  4  5  >